急诊面部创伤的整复体会

来源 :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四次烧伤整形外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面部创伤的急诊整复方式.方法:对65例面部创伤患者应用美容整复外科原则及手术技巧,观察面部瘢痕、形态以及功能改变等,判断其临床效果.结果:65例患者伤口全部甲级愈合,随访1~2年,均无明显增生性瘢痕、挛缩,无继发畸形,面部功能正常,无需后期整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对面部创伤进行修复,能有效减少继发畸形,最大限度地恢复面部容貌和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下大鼠系膜细胞纤连蛋白的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并探讨上述作用与前炎症因子NF-κB 的关系.方法 取Wistar 大鼠肾脏(体重为180-200g)用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原代培养,第5-10 代用于实验研究.以高糖(25 mmol/L)模拟糖尿病患者的体内环境,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 与Elisa 技术,观察白藜芦醇处理的原代大鼠系膜细胞,在高糖刺激24
会议
目的:观察中药扶肾颗粒对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功能、腹膜组织基质积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腹膜透析液+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 大鼠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模型,依体重随机分为4 组,1.5%PD 模型组、4.25%PD 模型组、1.5%PD+扶肾颗粒干预组及4.25%PD+扶肾颗粒干预组,每组各15 只,另设空白对照组(对照组,15 只).
会议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为主。研究证实,蛋白尿与疾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使用益气健脾补肾活血利湿清热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体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优势,现分析如下:1 病因病机: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则先天之元气不足,不能温煦、滋养后天。
会议
目的IgA 肾病患者的肾脏存活率以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中医诊断及中医药干预对本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原发性IgA 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中医症状学、病理改变、治疗措施等资料,要求患者随访时间在6 个月以上,定义血肌酐值比基线水平升高一倍以上或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法分析肾脏生存率,Cox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会议
目的:通过对烧伤病房感染因素的分析,进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杜绝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从病房环境、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物品、无菌技术操作等因素进行分析,健全烧伤病房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范意识.结果:通过加强对烧伤病房感染控制的管理,提高了医疗护理安全.结论:对烧伤病房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老龄化及车祸伤等意外事故的频发使褥疮的发病率逐步增高.由于褥疮患者尤其是Ⅳ级褥疮患者往往合并截瘫、大脑或脊髓病变、感染、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增添了褥疮治疗中的困难.笔者单位在2010年9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重度褥疮治疗中总结了一些不同外科治疗技巧。分步法治疗骶尾部褥疮,骶尾部褥疮的治疗以肌皮瓣、筋膜皮瓣或穿支皮瓣为首选,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负压引流技术亦成为治疗褥疮的重要步骤之一,负压
目的:探讨股直肌岛状肌皮瓣修复瘫痪患者股骨大转子Ⅲ-Ⅳ期褥疮的修复方法 .方法:根据股骨大转子褥疮扩创后软组织缺损大小,于股前侧设计股直肌岛状肌皮瓣,皮瓣的轴线为股骨长轴中线的体表投影.切取肌皮瓣面积5.0cm×5.0cm~8.5cm×7.0cm.临床应用修复13例,其中合并窦道2例.结果:13例股直肌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瓣的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治愈.13例患者经2~30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
目的:黄褐斑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 ,单一疗法不如综合疗法效果显著,亦未形成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此文意在探讨多种方法 联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了既往研究,总结关于综合治疗黄褐斑的现状和主要治疗方法.结果:利用强脉冲光、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中医中药等联合方法治疗后,多数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目前黄褐斑的临床治疗,虽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有较为肯定的疗效,但因其潜在致病因素的不
目的:研究小儿手瘢痕治疗的时机选择及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包括的病例为15例,共20只手,年龄在18个月~5岁之间,手瘢痕时间在3~8个月,均为手指屈曲挛缩;治疗方法 采用瘢痕切除植皮术,采用大张厚中厚皮片,并重建指蹼;术后坚持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1年,巩固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未见挛缩复发,患指均能在挛缩松解后的基础上继续发育,功能良好。结论:小儿手瘢痕,应早期预防挛缩。如果已发生挛缩,应早期
目的:在切除较宽瘢痕或靠近关节等张力较大部位的瘢痕时,传统的整形外科皮下减张仍然难以避免整形术后较明显的瘢痕生长,将一种新的皮下矩形减张缝合方法 应用于瘢痕整形缝合,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瘢痕整形患者共35例,男12例,女23例;瘢痕宽度为0.5~3cm;行直线或"W"形刀口切除或分次切除瘢痕,然后沿同一层次向切缘两侧游离0.5~1cm.刀口使用新的皮下矩形减张缝合法缝合:在距切缘0.1cm处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