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活性炭纤维Cr(Ⅵ)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浓硝酸、双氧水、臭氧化处理对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表面官能团结构、孔径结构以及对Cr(Ⅵ)吸附的影响,以Boehm滴定法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ACF的表面化学,以低温液氮吸附法测定了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处理能明显改变ACF的表面官能团以及孔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ACF对Cr(Ⅵ)的吸附容量,ACF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的增加以及比表面积增大是Cr(Ⅵ)吸附量增多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分别以碳纳米管、碳黑以及碳纳米管和碳黑复合体作为橡胶补强剂,在开炼机上进行混炼加工制备出橡胶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与炭黑补强橡胶体系对比,碳纳米管能够提高橡胶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定伸应力,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伸长率,粘度以及加工性能都较差;而以碳纳米管和碳黑混合作为复合补强剂,通过二者之间的协同补强效应,从而能够整体地提高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另外,由于碳纳米管的加人使橡胶复合材料具
研制了一种以氯化锌、磷酸、磷酸盐等为原料的改性磷酸盐涂料,并与未改性的磷酸盐涂料和以硅、硼为主的多组分陶瓷涂料进行防氧化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C复合刹车材料而言,改性磷酸盐涂料在温度700℃时具有显著的防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能,而未改性的磷酸盐涂料和陶瓷涂料更适合500℃的长期氧化防护,因此对于大能量飞机应该选择性能优异的改性磷酸盐涂料。
采用料浆法在包埋SiC内涂层的炭/炭(C/C)复合材料(SiC-C/C)表面制备了Ir-Al-Si外涂层。采用SEM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Ir-Al-Si/SiC复合涂层炭/炭复合材料试样在1500℃静态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料浆法可以在SiC-C/C表面制备出表面结构致密,厚度均匀连续,无穿透性裂纹的Ir-Al-Si合金涂层。与单-SiC内涂层相比,双层Ir-Al-Si/Si
采用三种原料(中间相沥青、各向同性沥青和中间相炭微球)为原料,与氟气在旋转式反应釜中反应,制备出三种氟化沥青。氟炭比分别达到1.556、1.016和1.00。对它们进行热失重测试,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热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氟化沥青其主要热失重范围不同,热失重最大温度不同。
以中间相沥青为碳源,乙酰丙酮镍为催化剂前躯体,通过共热解法制备碳包覆镍纳米颗粒。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对产物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其具有镍核(bcc-Ni)/碳壳包覆结构,粒径在40~50nm之间。与28%Ni/γ-Al2O3负载催化剂相比,该材料在450℃氢气氛围下具有较好的抗烧结能力,在200℃时具有较好的苯加氢催化活性。
本文探索了不同液体介质中放电制备碳洋葱(Carbon Onions,COs)的方法,并研究了其作为电催化剂铂(Pt)的载体的可能。利用浸渍还原法成功将P1纳米颗粒负载在碳洋葱的表面上,循环伏安法测试结果显示Pt/COs催化剂对甲醇的电氧化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
电催化氧化法是近年来一种备受关注的处理含酚类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CuO、Fe2O3负载的炭气凝胶(CAs)作为粒子电极,进行了三维电极催化氧化处理苯酚模拟废水试验,考察了电极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CuO、Fe2O3负载的炭气凝胶作为粒子电极均对苯酚有催化活性,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负载CuO炭气凝胶作为粒子电极的催化活性比Fe2O3高,经100次重复使用后,催化活性仍
本论文采用不同的恒温时间,得到了两种中间相沥青。以两种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备泡沫炭,考察了不同原料特点对最终泡沫炭结构特点的影响。研究发现以自制的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可以在0.5-2 Mpa的压力范围内制备体积密度范围为0.514~0.624g/cm3泡沫炭。SEM显微照片显示由高软化点沥青制备的泡沫炭石墨化后具有较小的热收缩,OM照片显示由高软化点制备的泡沫炭具有较好的分子取向和较少的微裂纹,XRD数据
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利用超临界流体(SCF)作为发泡剂制备泡沫沥青,经氧化炭化处理获得泡沫炭材料。通过分析中间相沥青的流变性能以及比较不同溶剂对中间相沥青的溶解性能,选择合适的超临界溶剂,可以制备出泡孔均匀,开孔率高的泡沫炭材料。研究了中间相沥青-溶剂系统的超临界状态下的发泡过程。考察溶剂比例、发泡压力、系统温度、压力释放速率和保温时间等发泡条件对超临界流体制备中间相沥青泡沫炭的影响。
研究了以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中三种典型组分-木质类、纸张、塑料的热解产物(分别简称木炭、纸炭、塑料热解物)为原料,通过破碎、成型、炭化、水蒸气活化制备废弃物基活性炭时孔结构形成、发展的机理。应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AXS)方法测定了炭化料条、活性炭的孔径分布(闭孔和开孔之和),通过N2吸附法获得了活性炭的孔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废弃物热解物的组成对废弃物基活性炭的孔结构影响很大,其中塑料热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