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氯联用对微囊藻毒素MC-LR的强化降解和脱毒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10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害藻类水华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性的环境难题.藻毒素是由藻细胞释放的一种毒性物质,其中微囊藻毒素-LR(MC-LR)广泛存在且具有很强毒性,是最主要的藻毒素污染物之一[1].由于MC-LR具有极强的肝毒性和致癌性,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均规定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限值为1.0 μg L-1.
其他文献
一些文章有报道未修饰的石墨烯(GO)能够调节酶的活性。尤其是GO 可以作为胰凝乳蛋白酶的抑制剂,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有胰蛋白酶抑制剂aprotinin 的情况下GO-10k-br-PGO-10k-br-PEG-NH2 可以保护胰蛋白酶,前提是GO-10k-br-P GO-10k-br-PEG-NH2 和胰蛋白酶或者aprotinin先混合。和aprontinin 对比,抑制剂如
基于金纳米棒的晶面各向异性特性,我们准确的设计特定的柔性长链聚合物分子选择性地修饰金纳米棒的特定晶面,通过生物分子特异性识别作用(包括DNA、蛋白质分子等)以及氢键、静电作用等弱的化学作用诱导金纳米棒沿着特定的取向进行组装,实现了纳米金(包括金纳米棒、金纳米球等)的取向可控自组装。研究了金纳米棒组装体的取向与其SERS信号之间的关联,发现首尾组装的金纳米棒具有最强的SERS信号。并进一步将纳米金的
2010 年左右基于高分辨质谱发展起来的非靶标分析技术开始在环境污染物领域内应用,多用于未知染物的发现和鉴定。我们着眼于含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X-POPs,X=F,Cl,Br,I),并利用高分辨质谱在水体、鱼体、北极熊血浆中以及人体血浆中发现了多种新型未知污染物,包括大量新型多/全氟有机污染物(per/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和多氯联苯(polychlor
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作为一类新兴污染物,在地表水和沉积物中普遍检出[1]。作为上海第一大淡水湖,淀山湖水环境中新兴污染物PPCPs 的相关报道有限。本研究对上海淀山湖水环境中13 种典型PPPCs(包括4 种非甾体抗炎药,6 种磺胺类抗生素,2 种杀菌剂和1 种降血脂药)的赋存特征和潜在的生态健康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
Advance oxidation processes is widely investiga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organics in waste water.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F(bisphenol AF,BPAF)作为双酚A的主要替代品之一,已在全球环境介质中普遍检出,其毒性效应、人体暴露风险及应用安全性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分子和细胞水平毒理学,阐述了近年来对BPAF不同水平的毒理学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其对生物繁殖、发育、遗传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毒性效应。
有机磷酸酯(OPEs)是用于聚氨酯泡沫、聚氯乙烯塑料和电子产品等日常商业用品中的一类常见阻燃剂和增塑剂[1],然而,其对人体却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和神经毒性[1].OPEs在环境中可以通过长距离的大气迁移,进而沉降到土壤中[2-3].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作为新型溴代阻燃剂,其使用量逐年增加。当TBBPA 作为反应物,通过对其结构两端的酚羟基进行改性,可进一步生成双边修饰的TBBPA 衍生物,并应用于聚合物产品中起到阻燃作用,但该过程中同时伴随产生单边酚羟基修饰的TBBPA 类衍生物。
In this study,transfer of DP was examined between human adipose tissue and matched maternal serum,and the possible partitioning mechanism between tissues was further discussed.
双酚化合物是一类普遍受关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暴露双酚化合物会引起动物或人体的神经发育毒性[1]。大多数的双酚化合物毒理学研究主要集中于雌激素受体介导的途径上,但是这并不能完整全面地阐释双酚化合物的毒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