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定量脑电图特征分析

来源 :第十三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前额叶各脑电波的活性特征;探讨AD/HD发生的脑功能障碍机制。方法:采用教师、家长筛查及精神科医师综合评定确定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70例,(男性43例,女性27例),随机选择70例性别与年龄匹配的非AD/HD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32例)。将筛选出的被试按年龄大小(中位数分法)分出高年龄组和低年龄组。采用华幼多功能动态脑波机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左右前额叶的α、β、θ、δ四种脑波在三个不同状态(安静睁眼状态、闭眼静息状态和计算任务状态)下的数据变化。收集将EEG数据经过快速傅立叶转换后得出的绝对和相对脑波功率数据(定量EEG),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安静睁眼状态下,AD/HD组的EEG中α、β、θ频带绝对功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在闭眼静息状态下β频带绝对功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2、安静睁眼状态下AD/HD组的β/α比值与对照组存在差异。3、不同年龄阶段,AD/HD组和对照组之间未发现年龄与EEG各频带功率的交互作用。4、前额叶计算任务状态下与安静睁眼状态下各频段功率变化之比较,AD/HD组与对照组之间α、β、θ频带绝对功率均存在差异,B频带绝对功率差异最大。结论:AD/HD患者EEG的α、β、θ频带绝对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支持AD/HD患者“发展偏离”及“大脑低觉醒水平”理论假设,AD/HD患者从安静睁眼状态转向计算任务状态时,大脑的激活程度较低。推测,AD/HD患者存在大脑抑制功能障碍和大脑激活功能失调。
其他文献
@@ Introduction and Objectives: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PFMT) as a treatment fo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 became widespread after the mid-1990s. However, discomfort or pain could be ind
会议
目的:通过对比儿童期遭受躯体虐待与非受虐组大学生抑郁情绪影响因素,考察儿童期躯体虐待组与非受虐组在抑郁情绪影响因素上是否具有一致性、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为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儿童虐待史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流调用抑郁量表对河南省某高校的73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试733名大学生中儿童期遭受躯体虐待者34人,检出率为4.64%,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
行为医学是在行为科学和医学科学取得重大发展的基础上,在科学体系发生激烈变化、学科出现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随着人类对生命过程与健康的认识日趋理性和整体化,现代医学的功能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疾病防治,凡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行为、心理、社会因素日益受到关注。行为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已是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当代学科渗透融合的大趋势,说明了行为医学与临床医学渗透融合的必要性,阐述
目的:观察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后小鼠海马CA1区谷氨酸转运体1(EAAT1)和谷氨酸转运体2(EAAT2)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昆明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和尾端放血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VD)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第4周和第8周测试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CA1区EAAT1和EAAT2表达的变化。结果:术后4周和8周时模型组小鼠的
目的:探讨自我统合体像障碍者的行为治疗方法。方法:以因体障求助者共30例为研究对象就行治疗研究,简单了解求助者体障的部位及相关求治经历后,均给接纳,对求助者用MMPI进行人格评定,用SCL一90和体像心理状态对其心理状况评定,用脑功能检查仪对其脑功能状态评定。实施暗示性运动和放松行为调整,即先让求助者深呼吸,体验到头部清爽后,在音乐声中和穴位刺激下导人好感的画面调整知觉,每财3次。每次30分钟。运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情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常州地区四所医院572名医护人员,施测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对收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医护人员在躯体化维度上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医护人员在人际关系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P<0.01)。医护人员不同职称者在职业倦怠总分、成就感、躯体化维度分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
目的: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转运体(DAT)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25例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27例长期服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多巴胺转运体(DAT)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发现三组样本DAT的基因表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50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抑郁自评(SDS)、焦虑自评(SAS)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并将抑郁、焦虑评分与局部脑血流灌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抑郁发生率为76%,以中度抑郁为主;焦虑发生率为46%,以轻度焦虑为主;对照组无抑郁发生,轻度焦虑10.6%。抑郁评分与左侧屏状核。左侧豆状核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中就诊患者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的共病率。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横断面设计,调查2044例综合医院就诊患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患者健康状况调查表,阳性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同时做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M)诊断评估。结果:经MIM诊断发现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率为16.24%。不同就诊科室中的共病率存在差
目的: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rs73051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及其症状表型的遗传关联性。方法:提取197例单相抑郁症患者和225名健康对照者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包括TPH2基因m7305115位点的312bp基因组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病例组症状表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