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协会工作大有可为——庆祝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

来源 :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20周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年前,中国钢结构协会在北京成立,协会秘书处设在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协会得到原冶金部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全体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下,中国钢结构协会逐渐发展壮大,从几十名会员单位发展到2000多名团体会员单位。本文总结了中国钢结构协会的历史,同时对协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实验和有限元分析,对钢结构住宅中半刚性节点中的端板连接和短T型钢结构连接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了这两种连接的优劣,给出钢结构住宅中粱柱连接的建议形式。
成都高新科技商务广场C座为满足端部悬挑和中部大跨的建筑造型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设置了两端部悬挑和中部大跨转换桁架;同时应建筑师的要求,结构设计中出现了上部圆钢管下部十字型的柱截面形式,为有效确保强节点设计原则,采用了上接一段圆钢管柱下接一段方钢管柱、中部上圆下方由圆台向棱台渐变形式的铸钢框架节点。通过对设计控制工况下的桁架节点和铸钢节点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针对节点中出现的控制性集中应力采取改善应力的
针对索承网壳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分层张拉成形方法。讨论了分批张拉的次序问题,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对其分层施工分层分批施加预应力过程中杆件的内力变化进行了全过程跟踪计算,通过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得出对实际设计和施工有益的结论。
本文根据包钢1号高炉改造后的实际情况,在对高炉炉壳进行弹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炉的炉壳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高炉炉壳局部塑性区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为高炉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混合结构由于自身的优点,在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分析、节点设计及构造处理,以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国家体育场是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建筑而积25.8万平米,用地面积20.4万平米。2088年奥运会期间,承担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男子足球决赛等赛事活动,设计座位10万座,赛后长期座位8万座。赛后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全国具有标志性的体育娱乐建筑。本文详细阐述了国家体育场馆的技术特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舞钢开发的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大跨度的建筑结构用钢Q390GJ、Q420GJ、Q460GJ的技术要求、生产工艺、及产品实物质量。
简述钢结构的试验研究与钢结构工程设计的一些情况,说明试验研究与工程设计的相互促进作用,认为试验研究对于设计研究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值得重视。
建筑钢材在世界各国钢材消费结构中都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当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尤其突出。根据2002年统计,中国最高,达到53.3%(房屋40%、土木13.3% ),日本、欧盟、美国依次为43.2%, 41%, 21.8%。本文就建筑钢结构用才的特点及钢铁工艺的技术进步进行了说明。
本文概述了中国钢管发展的主要特征,重点介绍了生产能力,装备水平,品种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的长足进步,并指出了当前要适度控制投资和增长速度。提出了未来技术发展战略的方向,即结构调整的几个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