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武山登山步道系统规划之研究

来源 :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r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台湾"林务局"对山林的经营政策已不仅限于昔日的伐林与营林造林,而朝向森林保育与游憩利用方向发展,由于观光与生态旅游的观念引入下,森林步道的体验成为新的旅游趋势.步行体验廊道提供生态旅游、自然体验、环境教育、休闲游憩、与景观欣赏等机会,亦具备台湾地区自然资源、文化历史或景观美质的代表性,因此应对步道路廊的资源特色、潜力条件生态环境、游客安全等限制条件进行全面性综合考虑.步道为提供人们交通联络、游憩、健身、认识环境、接近并深入自然,观赏动植物资源的机会.基于以既有步道为主,藉由自然及人文资源的调查与汇整,考虑步道设置的供给与需求,兼顾景致可及性、资源涵盖性、生物多样性、文化独特性及功能多样性等多元前提下,经由合理的规划设计,运用生态材料、生态工法等予以整修建置,使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破坏及景观冲击降至最低,并配合环境解说教育的运用,协助自然环境生态教育的推展,延伸林野景致的效益,活络山村经济.
其他文献
与地方性结合的乡村旅游模式,近年来在台湾兴起,乡村旅游的发展型态出现了与地方性(locality)结合的现象.乡村旅游究竟对当地居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又是受那些因素的作用?以及这些影响又会如何影响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度?这些问题乃成为探讨永续旅游的重要方向,从乡村居民的知觉与态度观点,来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的冲击与程度,以及分析居民特质、旅游地类型与旅游冲击知觉、态度之关系,可以探讨居
本文列举丘陵山区坡地、盆地、山顶等若干地形气候特征,并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定量推算和局地地形气候定性估算结合,提出庭园经济开发建设中地形气候资源合理利用之观点.
本文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特点,介绍了立体农业的多维用地原理的原理、分层垂直原理、群落配置原理、群落时差原理,阐述了发展立体农业的方法及效应及发展立体农业的技术。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大众对于渔港防波堤的景观偏好,以作为防波堤改善的基础.研究结果显示:(1)防波堤之整体景观以视野开阔、色彩丰富、具休憩机能、亲水性(实质上或视觉上)、与自然调和度高的景观较被偏好.(2)防波堤的构造组成及其形式美学因子(包括形状、材质、颜色、线条)对其景观偏好亦有影响.根据景观偏好评估之结果,本研究提出建议之景观改善方案.
分析闽北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阐述了闽北山区农村的特征、优势,以及农村发展生态经济的意义、战略构想、发展模式,指出发展生态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福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对台湾大型休闲农场开发经验进行了介绍。文章围绕休闲农场的规划流程及方法、农场位置及环境资源、规划原则与构想、农场经营现况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永续发展观点与台湾休闲农场的经营策略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永续发展的理念、永续栽培的概念、生态旅游的范畴、休闲农场的发展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根据对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农药使用情况及包装材料的处理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阐述了农药使用及药品包装材料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得农产品质量及食用安全性下降;大面积土壤及水体被污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大大降低,容易出现生态平衡失调现象.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有加强对农药新品种的研究、回收农药包装用品、合理施用农药与生物防治并举、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机制.
本文对台湾城乡小区总体营造永续发展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将生态资源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并运用灰色理论之灰色预测进行未来游憩承载量之评估,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进行检视游憩承载量因子与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因子之关联性与重要性比较分析,对是否游憩承载量大于景观生态资源的承载量进行了分析。
将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有机结合,提出观光生态农业的概念并阐明其涵义与属性.在龙佳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建设中,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将观光园中的石材加工、农业生产和服务业紧密结合建立产业循环链,构建3个循环经济技术模式.(1)产业间循环经济模式;(2)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3)观光生态果园模式;经过4年的运行,龙佳生态农业观光园,年接待游客和旅游年收入以69.95%和195.92%的速度增长.2004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