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rasp21和血管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运用善胃Ⅰ号方治疗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为探讨其作用机理,拟通过运用较精确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rasp2l基因及血管内皮抑素在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中的表达,应用2-△△CT法处理数据,研究rasp2l、细胞内皮抑素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揭示善胃方治疗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本院对71例老年脑出血病例加强护理措施,重点做好R、BP、心脏、颅内压、电解质等方面监护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效果。
本文对理解包容型、宣泄型、质疑型以及索赔型等门诊医疗投诉中的心理类型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柔红霉素、阿霉素和表阿霉素是临床常用的蒽环类化疗药物,多用于急性白血病、乳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化疗。但是该类药以静脉给药为主要途径,其细胞毒性作用明显,发泡性能强。据报道该类药外渗后溃疡的发生率较高,若处理不妥易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本文参照国外有关报道,应用上述药物,建立外渗后损伤的兔动物模型,并应用肝素等药物进行修复研究。
本研究自2002年使用BIPAP呼吸机以来在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及急慢性呼吸衰竭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BIPAP呼吸机的临床使用和管理进行综述。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经典方式,该手术切除部分乙状结肠、全部直肠、肛宫、肛门及坐骨直肠窝组织。因此会阴创口较大、创面渗血渗液多且时间长,能前残留的巨大腔隙、由于周围有骨性结构而不易闭合、血液及渗出液常常汇聚于此,加上既前的生理弯曲、引流常不充分,骶前及尾骨前残腔就增加感染的机会。术中可能损伤膀胱肌层及供应它的神经纤维、盆腔神经丛,
睾丸癌是临床少见肿瘤,发病率不足全部恶性肿瘤的1%。临床治疗多采取睾丸切除手术治疗或肿瘤放疗综合治疗,作为内分泌器官,睾丸分泌睾丸酮等雄性激素,对男性正常的性别特征和性功能维持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侧或双侧睾丸切除,不可避免要影响雄激素分泌,进而影响男性的性别特征和正常性功能,睾丸切除后,同其他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一样,患者普遍存在自卑,绝望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产生变态心理。近年来,对睾丸癌患者心理护理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主要由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属于中医胃脘痛、腹痛范畴,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日久伤及肾阳,使脾肾阳虚。笔者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应用黄芪建中加熟附子汤治虚寒型复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显著。
愈疡1号颗粒由黄芪、丹参、绞股蓝等药组成,是采用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的思路创立的,具有益气健脾、活血解毒、抑酸护膜之功效,经多年临床观察,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颇佳,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本研究采用冰乙酸注射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试图从自由基代谢相关因素方面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2005年-2009年,笔者采用自制中药“胃血止”糊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3例,获得较好的疗效。通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可以看到,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血止”糊剂,止血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提高。由此减少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并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因此自制“胃血止”糊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具有开发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随着对其发病机理认识的深入,溃疡病的近期愈合已不成问题,但溃疡愈合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停药后半年复发率高达70-80%,维持治疗1年,复发仍有20%左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路广晃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心得,他认为抗消化性溃疡的复发,首先需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其次要重视宏观与微观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