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电针不同部位组穴对下丘脑外侧区葡萄糖抑制性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p1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电针“后三里、内庭”穴和双侧“天枢”穴对人鼠下丘脑外侧区葡萄糖抑制性神经元(glucose-inhibitedneuron,GI)的影响,观察不同部位组穴的效应特点,探讨电针凋节食欲的中枢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止常组、食物剥夺宝组、“后三里、内庭”穴组和舣侧“大枢”穴组。正常组和食物剥夺组只记录GI神经元放电,不予干预: “后三里、内庭”穴组和“大枢”穴组记录剑细胞活动后分别予以电针“后二里、内庭”穴和双侧“天枢”穴,观察电针对GI神经元的影响。结果:①止常组共记录到13个GI神经元,放电频率为4.01±1.62/sec;食物剥夺组共记录剑15个GI神经元,放电频率为7.36±2.02/sec,二者筹异有显著性:②“后二里、内庭”穴组共记录剑葡萄糖抑制性神经元15个,对其放电活动有影响的13个(13/15,86.67%),其中电针抑制的10个(10/15,66.7%),完全抑制的5个;③双侧“天枢”穴组共完整记录GI神经元11个;电针双侧“天枢”穴能显著影响其放电活动的神经元有8个(8/11,72.7%);其中电针兴奋的7个(7/11,63.6%)。结论:不同部位的组穴对葡萄糖抑制性神经元活动的效应特征存在差异性,葡萄糖抑制性神经元可能是针刺凋节食欲的中枢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我国蛔虫病传播数学模型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应用。方法:现场调查获取基线、一个月和一年后的人群蛔虫感染率和平均虫负荷,构建蛔虫种群动力学、分布及感染率等传播数学模型,由现场数据获得模型参数,代入模型后预测一年后的感染水平,与实际调查数据比较,针对与药物驱虫因素相关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确定三个调查点,四川翠屏、江西进贤和湖南岳阳的基线感染率分别为28.79%、20.35%和20.
目的:评价以头针“智七针”为主的综合康复方案对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患儿神经发育的疗效。方法:同顾性研究。收集2008~2010年住院的由围产期缺氧造成的脑损伤,初次接受“智七针”干预年龄在12个月以下,并完成60次“智七针”疗法治疗,病史资料完整的患儿,进行治疗前的Gesell发育商进行对比。结果:收集到病例33例。其中足月产患儿18例,早产患儿15例。入院时符合脑损伤综合征5例,小儿脑瘫18例,小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方法对人负荷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12名中长跑男子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大负荷阶段训练中实验,分别在大负荷运动训练前,大负荷运动训练3周后、调整训练1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Y-干扰素(IFN-Y)和白介素-4(IL-4)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结果:1)大负荷训练3周后,血睾酮/血皮质醇(T/C)比值对照组利观察组分别与同组大负
本文就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得出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是肯定的,且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但在实际临床中仍有存在一些问题需解决:1.中风后遗症的判断标准不一。2.针灸取穴的规范化及操作方法缺乏规范化。3.针刺手法的主观性强,缺乏标准型及可重复性。4.针灸治疗的介入时间有待研究。5.针灸治疗在巩固远期疗效及预防中风复发仍需要加强研究及发挥作用。
目的:观察项针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项针及药物组和药物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项针加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最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数为58例。结果:两组吞咽功能分级比较,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著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吞咽功能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女性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近5年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180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采用耳针、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及每个疗程后患者身高、体质量、皮脂厚度、肥胖度、体重指数(BMI)、体脂白分率的变化和疗效。结果:肝郁脾虚型肥胖患者针灸治疗后每疗程各个肥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统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运动、梅花针综合治疗该病37例,37例患者治愈32例,显效3例,无效1例。综合治疗具有取穴简单方便,取效迅速,疗效较佳等特点。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刺激强度越大,越早进行针灸治疗,疗效越理想。留针期间,向疼痛明显的方向进行活动是治疗的关键。
笔者结合案例说明艾灸不仅在治疗颈肩、腰腿痛问题上,可以在3次以内达到明显的效果,也就是止痛或消水肿,而且艾灸治疗妇科问题、子宫肌瘤、囊肿、痛经(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徽少或经闭、崩漏,妇科炎症等效果理想,并且艾灸治疗脾胃疾病,如胃胀或痛、胃酸、胃下垂等其他疾病也有疗效。
本文是科研课题“灸百会穴为主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机理研究”的临床研究总结,经过对6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证明温和灸百会,风池,关元,足三里等穴,能有效地改善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5%。
目的:探讨耳尖放血配合重组人干扰素a1b滴眼液治疗“红眼病”的临床疗效以寻求缩短“红眼病”病程,尽快减轻其临床症状的高效疗法。方法:采用耳尖放血配合重组人干扰素a lb滴眼液治疗“红眼病”128例,耳尖放血每天治疗1次,同时配合重组人干扰素a lb滴眼液局部治疗,共观察5天,每天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在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