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促根剂在油菜上施用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纳米促根剂在油菜上的施用效果.试验选用两种纳米促根剂M和A及其复配的肥料,设置推荐施肥、推荐施肥减氮30%、推荐施肥全减30%等对照及其条件下增施纳米促根剂处理.结果表明,纳米促根剂能促进油菜生长,且在推荐施肥减氮30%下增产效果最好,养分积累量和肥料回收率也最高;油菜必需养分都供应充足或都不足情况下不利纳米促根剂效果发挥;两种纳米促根剂间差异不明显.根据我国农户油菜氮肥施用过量与不足同时存在的现状,该纳米促根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不同粒径的土壤团聚体结构和组成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不同团聚体中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这种团聚体一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土壤的生物功能.土壤团聚体结构对于线虫丰度存在显著影响,如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和植食性线虫.磷脂脂肪酸(PLFA)指纹图谱分析揭示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微生物生物量和多样性随之增大.变量分割定量分析表明仅施肥处理对土壤线虫的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而施肥处理和团聚体结构均对微生物群落结构
我国矿集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选择合适的模拟方法预测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对于防治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了对流-弥散模型、随机模型和SWAT模型模拟重金属迁移的优缺点.对流-弥散模型虽可扩展到多维模型,但模拟中将土壤水分设为常数的方法会引起误差,且难以模拟矿集区内伴有多种重金属离子反应的迁移过程;随机模型模拟参数较少,应用方便,但缺乏理论基础和实验验证,根据经验简化相应边界条件,难以符合实
为了探讨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与效应,结合平板涂抹法和Biolog检测法,研究了短期免耕和稻草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稻草还田与否,免耕降低0-5 cm土层土壤细菌而提高该层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而在5-20 cm土层免耕则提高细菌而降低真菌数量,对放线菌数量影响不大;免耕提高各土层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能力和多样性指数(丰富度、优势度和均匀度),其中在0-5 cm土
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选择了4个沿水热梯度的玉米-小麦轮作系统和2个双季稻、稻-麦农作系统,利用改进的Jenny模型模拟了长期平衡施肥对土壤有机碳(SOC)平衡状态的影响及现行管理制度下土壤的固碳潜力.结果表明,改进的Jenny模型能较好的模拟长期施肥下不同农作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的动态;有机无机肥(NPKM)及增量(hNPKM)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旱作土壤有机碳的平衡水平.土壤碳平衡值与系统有机碳的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广西横县六景道庄退化红壤区桉树人工林火烧迹地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炼山1周后表层(0~3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升高.同时,涉及土壤碳、氮、磷循环的β一葡糖苷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亦得到了提高,但并没有改良整个剖面土层.另一方面,炼山4个月后,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外,各层土壤养分含
本文采用PCR-DGGE图谱分析技术分析了炼山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拟为评价炼山的生态效果以及恢复桉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非炼山方式相比,炼山方式导致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和丰度下降,尤其在0~3cm的表层土壤体现更为显著.炼山不利于改良或保持稳定的桉树人工林地土壤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与阔、针叶混合林相比,单
长期以来,在甘蔗种植区,由于高温多雨,强淋溶过程土壤有机质分解迅速,追求甘蔗高产并大量施用化肥,甘蔗对养分的带走量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如何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将是这区域甘蔗稳产高产的关键.设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化肥等五个处理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小区面积33.3平方米,随机排列,三次重复.生物有机肥在甘蔗上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培肥效果的研究结果指出,红壤蔗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4%的占17.65%,3%
本文化总结了本省在蔬菜测土施肥技术体系建设的研究进展.几年来在广东全省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园土上开展了叶菜、瓜、豆三类主要蔬菜的肥料田间试验,100多个试验的三类蔬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施肥量的关系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以此建立分别适用于瓜类、豆类、叶菜类的土壤有效养分养分丰缺指标和各等级土壤的推荐施肥指标:(1)大量元素丰指标;蔬菜相对产量为<70%、7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氮、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本文通过在密云水库流域密云县境水源保护区和主要入库河流流域不同作物种植类型农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氮磷含量,调查了解施肥状况,分析密云水库流域农田土壤氮磷分布规律,评价它们流失污染水库水源风险.结果表明,三种作物种植类型下,菜田土壤氮、磷含量较高,显著高于粮田和果园;从空间分布规律来看,密云水库流域农田土壤氮磷含量有较大的空间变异
通过布置田间试验,设置了平衡施肥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及相应的缺肥试验、氯化钾替代硫酸钾处理.主要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处理对冬作马铃薯的综合效应优于常规施肥处理,主要表现为商品薯产量、经济效益、磷素表观利用率和Vc含量等参数,分别比常规处理高4451kg/hm2(相对增15.4%)、8984元/hm2(相当高25.6%)、33.1(绝对值)(相对增加139.2%)和42.8(绝对值)(相对提高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