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O调质钙基脱硫剂硫化机理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经Na<,2>CO<,3>溶液调质石灰石的煅烧产物CaO的结构及硫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调质后煅烧生成的CaO(M-CaO)比未经调质的具有更高的最终钙转化率.但CaO孔结构测定表明,M-CaO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均小于同等条件下未经调质石灰石获得的CaO(N-CaO).因而,仅从CaO孔结构角度难以对该硫化现象作出完善解释.利用X--衍射技术对CaO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通过比较二者的晶胞参数和晶格畸变度等并结合其孔特性,证实M-CaO之所以比N-CaO具有更高的钙转化率,是由于M-CaO比N-CaO具有更高的晶体缺陷浓度,使得在硫化反应后期通过产物层的扩散具有更高的离子扩散率.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煅烧CaCO试剂,得到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多孔CaO,燃后与SO进行反应,得到了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SO浓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对CaO孔隙结构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和烧结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该文将甲烷燃烧的六步简化化学反应模型与完全N-S方程相结合,数值模拟了层流状态下甲烷-空气预混燃烧的定常与非定常火焰,得到了速度场、温度场和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及多种中间产物在内的九种组份的浓度场,预测了进气流量脉动时的燃烧流场特性,还得到了有害气体NO的浓度分布。该软件可较准确地模拟化学反应动力学起主导作用的甲烷预混燃烧现象,为研究燃烧过的特性,发展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技术与燃烧设备提供了有力的数值研
基于相似模化理论,在冷态试验台上对中心回焰圆柱形燃烧室内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圆柱形燃烧室内的流型依据燃烧室直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常流和短路流型。燃烧室长度较长时在燃烧室末段将表成一个滞止区。燃烧室内主流区的轴向速度分布存在相似性。主回流区的分界面可以用一个与燃烧室直径、燃烧器喷嘴直径等因素相关的方程来描述。
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IV)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流速测量新技术。该文开发了一套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IV)系统,包括成像及查询系统两大部分的开发。该系统利用灰度判别法来判别粒子图像的运动方向。应用该系统对柴油机喷雾场进行了实验测试,获得了喷雾场的二维瞬时速度场分布。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的开发是成功的。
本文建立了在有限空间燃烧室内气体燃烧的数学模型,选择适当的数值计算方法,利用CFX软件包来仿真燃烧空间内气体燃烧场重要参量的分布.仿真的结果与生产实际吻合良好,利用仿真结果从理论上很好地解释了大型热风炉产生震动的原因,为以后能够系统、深入地研究燃烧器工作时的燃烧场场和流场,从而为优化设计参数奠定基础.
本文介绍了城市固体废弃物与煤的混烧过程,分析了混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同单独焚烧垃圾时的污染物进行了对比.在不同炉型中(流化床和炉排炉),对混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如Nox、SO、HCl、颗粒物的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混燃煤量的增加,Nox排放浓度有一定程度下降,SO排放浓度急剧增加,HCl和颗粒物排放浓度快速下降.为了达到严格的固体废弃物焚烧的环境标准,混烧系统需要采用复杂的烟气净
采用SOA-306型红外气体分析仪测量了两种SO浓度的标准气通过一定水容积之后,SO浓度的变化及响应时间,并讨论了实际烟气中水蒸汽的凝结对浓度测量的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通过一定水容积之后SO浓度明显降低,同时响应时间大大延长;实际烟气中的水蒸汽对SO浓度测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当SO浓度较低时更为严重.只有保证采样管路上不发生水蒸汽的凝结,并严格对样气进行脱水预处理,才能获得比较可靠的数据
本文利用热重分析系统对沥青燃料的热解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在一个大气压、氮气环境下进行,加热速率为50℃/min和80℃/min.同时建立了一个描述沥青热解的分阶段一级反应模型.在该模型中,两不同阶段的活化能不同,但与加热速率变化和沥青种类无关;但其热分解的频率因子与加热速率有关,与沥青的种类无关;沥青的最终挥发份产量与沥青的种类有关.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以上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的较好.
本文在确定了主要物质以后,通过简化机理的自动生成程序,从含氮的详细机理GRI-Mech2.11出发构造出一套新的含氮反应的CH4/Air燃烧的14步总包简化机理.此套简化机理包括18种组分和14个总包反应.并用良搅拌反应器(PSR)和绝热等压初值问题对它进行了检验.通过与详细机理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此套简化机理能在很大的热力学参数变化范围内很好地预测众多的燃烧现象以及NOx的生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