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阅读现状、特点及对策研究--以聚合推荐类客户端为例

来源 :第四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聚合推荐类客户端为代表的社会化阅读正在快速占领移动化阅读市场.社会化阅读具有自主性内容聚合、即时性社交互动和个性化信息推送等众多优势,已经被移动用户广泛认可.社会化阅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如违法违规、版权保护和盈利模式等众多问题,只有遵守法律法规,以用户体验为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化阅读的快速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在阅读终端多样化、用户需求多元化及个性化背景下,数字内容跨终端自适应发布是实现数字内容多元应用需求的主要方式,也是数字内容发布的发展方向,具有内容与版式分离、阅读终端适配、兼顾用户需求偏好等功能特征,对提升数字内容价值增值空间、激发传统出版商参与数字出版的积极性、增强用户阅读体验等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以美国电子书自助出版平台Smashwords为例,阐述了电子书自助出版的优势,即作者控制出版全程、扩大内容来源、打通出版上下游;同时分析了电子书自助出版存在的局限;最后指出美国电子书自助出版平台的发展对我国出版业的借鉴意义,拓展业务范围,扩充盈利模式,规范电子书书号申领,提倡灵活管理制度,实行“走出去”战略,开发国际市场。
数字阅读时代的发展推动了电子书平台的产生,在最初的探索之后,更为细化的精品电子书平台随之而来.目前,国内已有若干发展较为稳定的精品电子书平台,如多看阅读、豆瓣阅读、字节社等.本文通过对"多看阅读"的分析,具体阐述现有精品电子书平台发展进程、盈利模式、竞争优势等.结合现实环境,本文认为国内精品电子书平台虽形势严峻,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引导规范化数字阅读以及改变阅读习惯方面,都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自出版是一种脱离出版社的出版行为,过去一直被视为"虚荣出版",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近些年来,自出版多次成为伦敦书展、法兰克福书展的热点话题.美国的自出版发展最快,呈现出持续井喷的发展业态,成为了自出版界的"领头羊".本文从美国自出版的发展规模及特点、平台建设与发展、畅销作品三个方面对美国自出版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美国自出版平台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自出版平台提供参考和借鉴.“付费书
伴随阅读类APP软件的使用热潮,出版社开始绕过渠道商进行自营APP平台的探索.这在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给出版社带来许多考验.本文将结合我国当前出版社自营APP平台的现状,分析当下出版社应用开发上所面对的问题,提出了与技术公司合作创新,结合出版社自身特点打造特色APP,发挥资源品牌优势,根据用户和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出版社APP市场的符合需求的发展性对策.
大数据日渐升温,国内外出版传媒企业在数据创新中不断拓展出版价值,逐渐勾勒出大数据背景下图书出版的全新业态.多元化的数据支撑、日益成熟的技术条件、转型中的出版团队、逐步推广的标准保障,传媒大数据发展的基础条件已逐渐成形;数据驱动选题策划、数据引导内容生产、精准定位推广营销、智能集成编排设计、关联驱动衍生服务,出版大数据的应用模式在不断拓展,文学出版、教育出版、科技出版和古典文献等垂直领域也在大数据实
大数据能及时迅速地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突破了传统的市场调查的时间、空间限制,改变相对滞后的研究模式,高效运用技术,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研究完成后,能够直接通过云计算平台储存和共享咨询,第一时间与用户的需求进行有效匹配。最为重要的是,大数据给传统行业提供了一个改变原有竞争格局的机会,包括预测发展、转型趋势等,这些都是大数据的价值所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大大加深了数字出版过程中跨平台和跨行业的合作
移动阅读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电子书产业的发展.随着智能手机、iPad、Kindle等移动阅读设备的广泛应用,作为电子书产业终端的用户阅读消费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从移动阅读用户的规模、个体特征、消费内容等方面分析移动阅读用户的消费现状,并探究移动阅读用户消费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基于移动阅读的电子书产业未来发展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基于移动设备的电子书的定价方式与盈利模式;二是电子书的内容生产与知
通过对中美数字阅读基本情况的比较和分析,发现中美数字阅读在阅读时间、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三方面存在共性:上网时间减少,手机阅读时间增加;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是主流;新闻资讯和少儿类数字图书受青睐.在阅读用户、阅读动机和阅读体验三方面存在差异: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差异明显,数字阅读鸿沟严重;我国数字阅读娱乐动机明显,深度数字阅读缺乏;我国数字阅读体验欠佳,数字阅读资源杂乱问题突显.最后提出对策:针对数字
数字阅读的兴起是当代信息传播业的一个重要现象,与以往的阅读方式相比,它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很明显.但数字阅读缺乏印刷阅读对深度思维的训练,它使社会网络联系密切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心理问题.不当的数字阅读会对健康造成很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