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 力 ”之辩与文化主体性问题--朱自清文学鉴赏观念的历史缘起与思想意涵

来源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至1922年间,朱自清发表了《民众文学谈》与《民众文学的讨论》.这两篇文章作为朱自清文学思想的起点,对于理解朱自清的人生史与思考史具有本源性意义.朱自清在现代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鉴赏权"与"鉴赏力"的命题.这一思考超越了新文化运动中"为人生"与"为艺术"的二元对立式文化假设,以同时包容"人生"与"文学"的方式,深刻触及了理想文化秩序的构想与民众文化主体性的自觉等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文化的活态传统,分析了狂欢化的审美空间,探讨了从文本诗学到表演诗学的发展历程,对活态艺术与生态壁龛进行总结,指出当代文艺美学的创新就是走向活态的结论。
本文介绍了文学观念的发生与经典意识的发展,从普遍标准的观念走向后来的传承、学习优秀文学作品的观念,形成了唐宋以后逐渐成熟的文学经典意识。这种经典意识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成熟的主流形态。并分析了文学活动的空间性与多样性,并探讨了文学地理学与文学地志学。传统的地志学资源是当代中国文学地志学研究的基础。当代文学地志学研究的意义:建构把杂多、矛盾、分散性纳入关系视野的文论研究理论和方法。
从话语生产的角度看,可以形成个人话语、民族话语、国家话语和世界话语四个基本的层面.文学理论话语的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大致可在以上四个层面上进行.其中,个人话语的创新是基础,也最关键,其它三个层面的话语创新都要通过个人话语创新来实现.所以,要从中国立场出发,以中国文学经验为基础,不断提出和解决中国文学问题,创造中国文论话语,并进而建构中国文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世界文论中取得"中国话语权"
本文从发生学角度梳理了20世纪初到60年代几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在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建构文学理论自主性的历史经验、美的跨学科性、和科学艺术诞生的跨学科事实的分析和阐释中,认为文学理论的跨学科品格是与生以来的故有品格之一,正因为文理论的跨学科性,它导引了文学理论的生命力,同时也为克服文学理论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科学的合理路径。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文学理论的跨学科性不能过度阐释和泛跨学科性。传统文
文艺学学科面临着重大的危机,主要原因是:学科与当下文艺生活脱节.文艺学的新生必须做好几个转型:告别政治工具主义、伦理道德中心的文艺学,建构市场经济时代,消费政治背景下,针对文化产业化状况的文艺学;二、告别以纸面文学为中心的文艺学,建构网络时代多媒体影视艺术中心的文艺学;三、告别文化民族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文艺学,建构全球化时代普世的文艺学、世界公民的文艺学.
接受美学最初传入中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适逢国内第二次“美学热”,接受美学很快便激起国内学界的兴趣,其后各种译介和接受研究层出不穷。进入九十年代,国内学界,尤其是文学史研究领域普遍感受到实证研究的局限,迫切需要新方法论的实践。而文学接受研究便很适时地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新切入点,其表现便是,从九十年代开始,接受研究方面的论著大量出现。不过,通观近年接受美学“中国化”的诸多成果,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在
本文介绍了《柳如是别传》的文体,分析了柳书与东方叙事的关系,对20世纪塑造新人叙事及其物化加剧中的“故”事“别”传进行探讨,提出了文备众体重构的重要性。
文章二十世纪文学史写作中反映论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作了描述,并将这一观念的形成与我国文学传统中的某些现实主义思想作了区分.文章以《诗经》为个案,揭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变化是如何渗透到具体的作品批评中的,并且又是怎样从传统的阐释转换到反映论界面的阐释.
从叙事伦理角度来考察小说的叙事空间,可以从空间设置和空间与人物的关系两个层面来展开.就空间设置而言,无论是物理空间还是虚幻空间,都表达了叙事主体的伦理取向;就空间与人物的关系而言,和谐性空间、背离性空间、中立性空间都体现出人物对空间的某种伦理态度.文章结合古典小说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具体阐述.
把浪漫主义文学与"革命"简单联接在一起,无法准确地说明一场极为重要的文学变革的丰富内容与深刻变革.弗莱认为只有视浪漫主义为对旧的基督教神话模式的第一次重大改变才能充分理解浪漫主义.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对弗莱的浪漫主义研究中的某些核心观念做出解读,试图展示弗莱如何把他的批评体系与具体文学现象结合在一起,并总结弗莱浪漫主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