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实施情况分析--以遂昌县为例

来源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屏障区是一类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地区.由于生态屏障区的特殊区位和生态条件,生态屏障区往往也是生态脆弱区和经济后发展地区.本文论述了生态屏障地区开展生态补偿工作的必要性,并以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遂昌县为例,对目前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即结合生态功能区划明确发展定位,建立健全针对生态屏障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切实加大生态屏障区的生态补偿力度,拓宽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建立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电解槽中Fe0/H2O2体系对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其实质主要为以零价铁为铁源的电Fenton反应.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2,H2O2投加量为0.187mol/L,铁粉投加量为1.7472g,此时H2O2与铁的摩尔比为6,电流强度为1.5A,电极间距为1.8cm的条件下,COD去除效果最佳,达到70.1%,研究发现:电Fenton法对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并不明显.电Fe
Chlorophenols, including pentachlorophenol (PCP)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wood preservatives, and pesticides/herbicide precursors.Furthermore, they can also be found in the effluent streams associated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Google Earth-SMOKE的大气面源空间分配及网格化方法,该方法以Google Earth为平台,提供下垫面类型和经纬度信息,确定不同下垫面类型对应的权重等级和权重因子,随后通过重心法计算每个权重等级对应的面积,并计算单位网格排放量,实现面源数据预分配,最后使用SMOKE模式按照空气质量模式所需网格对预分配数据进行网格化,生成可直接用于CMAQ模式进行空气质量模拟的
络合吸收结合生物还原法(BioDeNOx)去除烟气中难溶于水的NO,是一种新型的去除氮氧化物的方法。针对目前该法研究中使用游离微生物稳定性差,菌种密度小,以及FeⅡ(EDTA)氧化和FeⅡ(EDTA)NO对FeⅢ(EDTA)还原菌抑制,导致去除效率低等问题,提出采用磁性聚合多孔微球固定化微生物来还原二价铁络合吸收液。
固废电石渣和烟气SO2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喷淋吸收塔中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电石渣湿式烟气脱硫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传质反应过程模型,并对影响显著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考察,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大小顺序为:L/G>烟气SO2浓度>浆液pH>电石渣浓度>吸收温度,其中L/G、烟气SO2浓度、浆液pH对脱硫率影响显著;L/G从10升高到30时,系统脱硫率提高了54.91%,但升高到60时,系统
本研究利用靜電集麈裝置結合紫外光/光觸媒程序之空氣清浄模組,同時處理餐飲業廢氣中之油煙及氣相有機物所衍生之異味,並針對該設備之應用進行經濟評估。本研究首先以TiO2溶膠以及金屬改質(Pt、Pd、Ag、 Ni、Fe、Co)後之TiO2作爲該程序之光觸媒,光觸媒溶膠的粒子分佈十分均勻而狹窄,主要分佈在30-40 nm之間,由XRD圖譜分析可知光觸媒溶膠爲有最具光學活性之銳鈦磺秸構,經改質後之光觸媒可明
Photoelectr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isopropanol was investigated in a polymer electrolyte cell, shown as Fig.1.Nafion membrane was served as the solid electrolyte and gas separator in this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利用1995-2013年南京市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数据,综合运用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和脱钩分析工具,选择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典型指标,定量分析了1995年来南京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南京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性总体呈升高趋势.ISE指数处于中等水平,演变轨迹基本呈M型,两个相对波峰
目前,低碳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低碳技术作为低碳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核心,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有至关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中国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现状,针对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提高节能减排能力,注重技术引进和国际间合作,加快低碳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棕(褐)地环境风险补偿政策的制定,是环境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目的是形成棕(褐)地环境风险补偿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的程序和方法;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利益相关方咨询等;结论是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有其基本的程序,棕(褐)地环境风险补偿政策制定在不同阶段需要采用公众参与不同的技术和工具.此外,政府需要依靠依靠政府—科技—市场—公众的联合行动制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