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玉米螟绿色防控试验与示范推广

来源 :第三十四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会暨农药械交易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j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螟是四川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40万hm2以上,约占玉米种植面积的30%,一些地方大面积平均被害株率为10%~20%,个别田块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农户收入.长期以来,四川省农户防治玉米螟多采用化学防治,防治成本高,还对农田生态环境、农业面源污染和玉米产品质量造成安全隐患.为改变化学防治为主的现状,探寻新的绿色防控技术,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分别在本省玉米主产区开展了一系列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和示范,取得较好成效.
其他文献
介绍了江西省农药减量控害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建议持续推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持续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果菜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推动绿色植保技术创新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各级植保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绿色农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绿色植保,将绿色植保根植于绿色农业发展全过程,着力念好农药减量“替”字诀,全面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四川省年均带动全省大面积实施绿色防控达133.33万hm2,2017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8.6%,较2016年增
熊蜂授粉和生物防治是一项环保技术,采用该技术能产生很高的社会与生态效益,但应用该技术的投入要高于激素和农药,因此在技术示范推广中一直存在种种困难。发达国家的熊蜂授粉和生物防治技术通常得到政府不同形式的补贴,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投入不足,加上政府在政策上引导还不够,因此推广难度较大。项目单位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示范培训和宣传动员工作,也在地方政府、合作企业以及种植户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今后工作的
为进一步验证稻田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技术应用效果,示范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稻田化学农药用量.江西省于2016年分别在上高、瑞昌两县(市)开展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试验,并阐述了试验结果。
近年来,随着宁夏农作物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管理方式、气候条件等的变化,小麦条锈病、水稻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等流行性病害不断发生,玉米黏虫、棉铃虫等突发性害虫暴发频次高,水稻田杂草抗药性上升,在防治上由于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造成农药越施越多,病虫越防越重.如水稻田除稗剂“稻杰”已由最初的50~60mL/667m2用到现在的150mL/667m2,有机磷类农药对棉铃虫、吡虫啉对小麦蚜虫已产生高抗.为响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烟草青枯病是我国南方烟区的主要病害,也是制约烟叶产业发展的最大生物性制约因素.长期采用的化学防治不仅未能有效控制病害,还带来了烟叶农药残留、病虫害耐药性等诸多问题,生物防治也多因生防菌的土壤生态位竞争能力较差而难以使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土壤生态功能对土壤健康及植物土传病害有根本性的影响,只有恢复土壤健康才可能实现作物健康和农产品
武穴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全市耕地面积3.47万hm2,其中水田面积3.07万hm2,水稻复种面积4.93万hm2,油菜2.67万hm2.武穴市水稻主要病虫害为“三虫两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常年为中等偏重发生.近几年来武穴市多次承担水稻绿色防控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力探索水稻绿色防控(生物防治)关键技术路线的应用,力求做到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豫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受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近年来,玉米的种植面积在逐渐缩减.以安阳市为例,2016年的种植面积约17万hm2,2017年的种植面积15.9万hm2,而2018年的种植面积14万hm2.受春季低温冻害、夏季气温高湿以及降雨量不均匀等影响,玉米螟虫害面积有所上升.2016年、2017年受玉米螟危害面积分别约为3.54万、3.75万hm2.因此,在玉米种植面积减少而虫害面
文山州辣椒种植面积占云南省辣椒种植面积的60%以上,是文山州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最重要的种植蔬菜品种.随着辣椒产业的发展和辣椒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每年辣椒害虫发生面积和程度呈逐年扩大和加重趋势,年均发生3.47万公顷次,造成损失0.67万t,因害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21.81万元.为了减少害虫造成的危害损失和解决因农药残留而降低成品椒的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难题,近年来从加强监测
玉米是锦州市第一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33.33万hm2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85%,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市粮食作物首位.锦州市在2014-2016年累计103.33万hm2玉米全域覆盖应用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平均防效为68.3%、增产645kg/hm2、投入产出比为1∶22,为锦州市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