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半髋置换患者的隐性失血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_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半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失血情况,提高对隐性失血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科住院行半髋关节置换的1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对患者年龄、术前及术后血常规、术中及术后失血、并发疾病等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营养是生命物质基础,也是治疗疾病的保证,高龄患者消化代谢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他们有固定的饮食习惯,且观点不易改变,围手术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对高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宣教及指导在术后康复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营养指导在骨科高龄患者择期手术中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总结重度高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采用髋臼加深与小臼杯置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6例(7髋)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单髋5例,双髋1例,年龄38~65岁,平均4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Crowe分型标准的Ⅳ型诊断.手术指征:因髋关节严重疼痛和下肢不等长影响日常行走和活动者.臼杯均采用金属杯+聚乙烯内衬组装设计,外径42~44 mm,内径2
目的:建立数字化护理宣教模式,提高宣教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以及探讨数字化护理宣教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文献、查阅资料及组织学术讨论,确定针对骨科各类疾病护理干预的标准模式,最终通过文字版述及人物演示的方法制作个性化宣教视频。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住院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65例(68髋),男29例,女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数字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年5月以来,收集我科符合标准的病例58例,其中外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0例,和钢板组(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体质量、侧别、身体质量指数、身高、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经皮撬拨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作者采用关节镜辅助经皮撬拨复位微创螺钉结合钢针内固定治疗507例524侧跟骨骨折,男368例,女139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1.3岁.其中490例为单侧,17例为双侧.术前均行跟骨轴位、侧位X线检查,并进行CT平扫加重建.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367足,Ⅲ型153足,Ⅳ型4足
[目的]由于OPLL 骨化灶压迫位于脊髓前方,理想的手术方法应是前路直接切除骨化灶减压,解除脊髓及神经根压迫。本文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颈前路手术治疗方法、适应症、疗效及其并发症。[ 方法]对本组自2011年以来颈前路手术治疗的40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按照JOA 评分标准判定其术后改善率,对患者术前术后X 线、CT 及MRI 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统计手术并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的治疗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5年4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2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49.5岁(22~71岁):病变节段分布为腰3/4节段1例,腰4/5节段 14例,腰5骶1节段9例.记录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前CT、MRI等影像学资料,应用腰椎Oswestry
目的:研究胸椎椎管内外肿瘤的临床分型、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对近年发表的有关胸椎椎管内外肿瘤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分型:椎管内部分肿瘤均位于硬膜外.再根据胸椎肿瘤与椎管内外位置关系的不同,将胸椎肿瘤分为4型:Ⅰ型,肿瘤主体位于椎管内,胸腔内肿瘤小;Ⅱ型,肿瘤主体位于胸腔内,椎管内肿瘤小;Ⅲ型,椎管及胸腔内肿瘤均较大;以上三型可见扩大的椎间孔.Ⅳ型,肿瘤累 及椎管内、胸腔,并且浸润椎弓根、横突、
目的:已经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明腰椎关节突-横突间植骨术具有良好的愈合率。然而只要是融合手术,不可避免对邻近节段应力及退变产生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及放射线测量的方法评价腰椎后路关节突-横突间植骨术对邻近节段间盘应力及退变的影响。方法:建立腰椎后路关节突-横突间植骨、后外侧横突间植骨、后路椎间植骨三种植骨方法的有限元模型,应力加载后,评价三种植骨方法间盘内的压应力变化,并形成应力云图。同时对20
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称为全身麻醉。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并且可以控制和调节。这种抑制是完全可逆的,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病人的神志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