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芜盆地娘娘山组超钾质火山岩的成因

来源 :2012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497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娘娘山组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30.6±1.1Ma,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第二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娘娘山组超钾质火山岩并非起源于地幔源区,而是起源于受到俯冲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源区。本地区第一阶段岩和第二阶段早期岩浆活动均没有俯冲物质的直接贡献,是在拉张背景下的软流圈上游、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玄武岩浆底侵以及壳幔相互作用等一系列深部地质过程的产物。而娘娘山组火山岩产生的时期,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析出流体反映在岩浆的物质贡献上,指示了宁芜地区在~130Ma时期从弧后环境转化为大陆弧的构造背景。
其他文献
造山带中过铝型花岗岩研究对深入理解大陆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北祁连山构造背景,本文认为柴达诺过铝质花岗岩见证了北祁连洋从大陆裂谷发育到初始俯冲的过程。俯冲早期,板片发生后退,上覆板片伸展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发生减压熔融形成基性岩浆并底侵到大陆地壳,造成大陆地壳的大规模熔融,壳源熔体与少量地幔物质共同作用形成了柴达诺过铝质花岗岩。
本次研究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牧护关岩体内部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岩石类型-富角闪石堆晶岩。基于牧护关富角闪石堆晶岩中粗粒角闪石富硅的特征,推测其幔源源区可能受到较大程度地壳混染作用的影响,这一推论得到了角闪石Ti02-A1203图解的强有力印证。牧护关与老牛山岩体在时空上密切关系,因此,两者应产生于同一动力学背景之下,均属于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的产物。此外,根据野外观察,牧护关岩体内部还出露了大量晚期侵位的中基
新疆巴楚爆破角砾岩筒的矿物组成极其复杂,角砾岩中的镁铁质包体与瓦基里塔格杂岩体中的层状岩体存在较大差异。矿物学特征表明爆破角砾岩岩浆与正常的岩浆演化方向相反,岩石中存在少量的同源包体,系岩浆混合成因,指示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岩浆混合作用。爆破角砾岩中的镁铁质包体并非来源于瓦基里塔格层状岩体,推测可能为早期岩浆活动晶出的矿物在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堆晶体。巴楚金伯利岩与中国东部华北地台含矿金伯
本文对东南沿海白垩纪上营岩体和灶山岩体中的花岗岩及其伴生基性岩脉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O同位素研究,以确定花岗岩和基性岩脉的岩浆源区和成岩过程,并对晚中生代东南沿海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演化以及大陆地壳生长和改造提供岩石学制约。结合区域广泛出露的白垩纪基性岩和麻粒岩包体地球化学资料推断,灶山岩体是由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和亏损地幔来源的基性岩浆混合形成。东南沿海
本次分析的4件花岗岩样品锆石U-Pb年龄变化于480~486Ma,表明这些花岗岩类侵位于早奥陶世。由于保山地块很可能裂离自澳大利亚边缘,考虑到时代、地球化学性质和构造记录的可对比性,提出,保山地块可能与古地理上位于印度大陆北缘一侧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古地理上位于澳大利亚北缘一侧的拉萨地体一样,可能代表了面向原特提斯洋一侧的早古生代岩浆弧的一部分。
本研究采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手段揭示朱布硫化物矿床的成因和特殊成矿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将为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寻找更多的岩浆硫化物矿床提供依据。结果发现,朱布镁铁-超镁铁岩体原始岩浆为苦橄质成分,岩浆房中同时存在堆晶和岩浆演化作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地壳混染,到达朱布开阔岩浆房时由于压力、温度等条件的变化,在岩浆房边部开始熔离出硫化物,随着多期次岩浆的通过,再经过多次富集过程,硫化物中具有了高PGE
华南内陆印支期花岗岩以及构造-热年代学资料证明,在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存在明显构造不整合,其间出现了小规模的岩浆底侵事件。紫云山岩体的两类岩石都是在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挤压-松弛构造环境下形成。华南印支期主要花岗岩的分布和高精度年龄数据显示,在华南内陆带和武夷-云开山脉带,由南而北,岩体形成时代逐渐变新,是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所引起的挤压应力由南向北传递的结果。
茨达复式岩体位于中国西南扬子地台西缘的攀西裂谷内,其岩性从基性到酸性连续变化, 野外观察表明,在基性岩和酸性岩的接触带处发育大量的包体;岩相学观察显示酸性岩中的石英斑晶边缘呈熔蚀的港湾结构;地壳化学特征显示Fe0和MgO,K/Ba和Rb/Ba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酸性岩起源于底侵的地幔柱起源的基性岩浆对年轻基性下地壳的加热而导致的部分熔融,这同时佐证了其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活动的尾声,并且对攀西地
本次研究主要对西藏拉孜地区白垩纪早期侵入体:拔路岩体、洛堆岩体和白垩纪晚期侵入体:结江岩体、拉萨普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构造环境进行了深入讨论。揭示了本区花岗岩普遍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的特征,且形成于晚白垩世的拉萨普岩体、结江岩体较形成于早白垩世的洛堆岩体和拔路岩体更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Ni,Sc,Co,V,Cu等过渡族元素含量随成岩年龄由早期到晚期而逐渐减少,反映随燕山期构造热事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南岭东段中生代多期次火山岩的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目的是精确确定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探讨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华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意义。得出以下结论:(1)南岭东段中生代多期次火山活动与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多期次岩浆活动是一致的,(2)140-150Ma是中国东南部重要的岩浆活动间断期,也是华南中生代岩浆活动从东-西向转换为北东向的转换期;(3)首蒲组和赣州组火山岩反映来自亏损地幔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