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小城镇规划识别研究(一)--以农二师二十七团总体规划为例

来源 :第八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基于屯垦戍边而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个计划单列的特殊行政与经济实体,在全国范围内身份特殊,地位举足轻重.本文针对当前兵团小城镇形象建设方面存在的个性趋同、文化丧失的问题,通过对兵团特征的研究,结合自然、人本、文化三大理念,明确规划设计原则与规划识别设计内容,提出规划识别设计步骤,基于CIS、城市CI理论建立兵团小城镇规划识别理论.
其他文献
"高碳"生活引发了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绿地具有缓解城市热导效应、净化空气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城市绿地格局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制约,提出"低碳"理念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点: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高绿地郁闭度和绿量,在碳源周围设置防护林,结合风向进行廊道规划,注重楔状绿地规划。以期为实现"低碳"提供有效途径.
虽然2009年2月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经落幕,但"节能减耗,创建低碳生活"的讨论主题依然在继续.低碳城市,低碳建筑自然成了当今规划师、建筑师的肩上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适宜地方性气候特征的绿色住宅设计"自然显得更加贴切与必要.在本文中,笔者将以成都地区的气候特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适应成都地区气候特征的绿色住宅设计策略,为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研究提供参考.真正的绿色建筑,其设计是立足于
本文以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竞赛方案为例,主要研究分析了方案中对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自然风、光,地源)的利用和雨水收集及中水回收系统的应用.且利用ECOTECT模拟软件对设计进行模拟分析计算,以便在设计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建筑能耗.
随着城市热岛问题的日趋严重,建设生态建筑对改善整个城市环境有重要意义,建筑屋顶绿化和建筑立面景观作为城市绿化的有机组成成分,其作用是与日俱增的,因此就北京多层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研究北京多层住宅建筑绿化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希望以此提出合理建议.挑选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多层住宅的屋顶绿化和建筑立面景观进行分析,同时选择日本具有典型意义的多层住宅建筑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与日本相比
本文依据构造方式把当下的墙体绿化分为五类,并对这五类培体绿化的材料、自重、造价、植物选配和降温效果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横向比较这五类墙体绿化的造价养护、植物多样性、对墙体的、适用建筑和降温效果等方面,对五种不同构造墙体绿化的特点进行总结,为将来城市墙体绿化的建设和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本文以集合式节能住宅空间优化设计为出发点,通过理论分析选取指导其空间设计的量化指标:体形系数和自然通风水平,加以理论阐述;进而针对寒冷地区(以大连为例)集合式住宅的特点提出指导设计的策略原则.以能耗模拟软件DeST-h为辅助设计工具,通过对实例的模拟分析,结合理论,进行集合式节能住宅的空间优化方案设计及结果的模拟检验.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各种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上的利用迅猛发展.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围护结构占了较大的比重,其中西墙的节能处理对减少总建筑能耗至关重要.通过对光和风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发展和资源现状的分析,探讨在各类不同的建筑西墙形式中光——热、光——电和风——电利用的可能性及其技术措施,同时对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也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文选择了两间构造、保温情况完全相同,装有玻璃窗的实验箱和实验板房,通过对佛甲草及重庆常见耐旱灌木珊瑚树的4种不同遮阳措施进行实验,得出绿化遮阳最大可降温3~8℃,可见其降温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但如果将植物放置在室内,且门窗封闭,会增加房间内的空气湿度,所以应考虑适当通风除湿,以使房间获得最佳热环境.
本文主要针对南京市70年代以来的既有居住建筑外窗性能改造与提升,设计一种机械隔音通风器,力求实现既有外窗采光、通风、隔声和节能多重特性的平衡.通过对南京市玄武区既有住宅外窗的调研,总结现有外窗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适合于既有住宅外窗改造的隔音通风器.本装置外观尺寸为910×270×290(长×宽×高,单位:mm)。风机位于通风器中间位置,两端对称分隔为3个腔体。考虑到制作的便利,主体材料选用有机
当前重庆农村住宅存在三种常见的基本平面类型:①传统穿套式平面布局,②外廊式平面布局,③集中式平面布局.其中以集中式布局为主.因此本文以集中式平面布局为研究对象,以提高热舒适度为目标,通过"原型——改造——二次改造"等逐步优化设计的过程,探索被动式设计策略,突显其在农村低碳居住模式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