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多肽冲洗液抗菌效果的研究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生物抗菌多肽冲洗液在根尖周病患者根管治疗中的微生物学效果。方法:选取20 名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抗菌多肽组和1%次氯酸钠组,根管预备,收集预备后根管内细菌样本,提取总DNA,对16S rDNA 进行PCR 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及条带测序分析,比较不同冲洗液处理对根管预备后菌群结构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e of infection,MOI)下,活体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ligament cells,hPDLCs)的侵袭效能,并探究其对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尼古丁干预下成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揭示尼古丁对成骨细胞成骨活性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二次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颅骨的成骨细胞,利用大鼠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尼古丁干预下SD大鼠成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并采用qRT-PCR检测差异最显著的基因表达水平,以验证芯片检测结果,利用GO及KEGG Pathway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其涉及的生物信号传导机制
目的:本次研究是通过直接共培养的方法初步探讨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在体外对破骨细胞前体分化的影响。方法:从7-8 岁的儿童正常脱落的乳切牙中收集SHED,通过表面抗原鉴定、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多向分化能力来鉴定其细胞干性。建立SHED 与破骨细胞前体(CD1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细胞接触式直接共培养的模型并评估CD14+PBMCs 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情况。
会议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引发牙周炎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更易罹患牙周炎,且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较普通牙周炎炎症进展更迅速、牙周破坏更严重。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微生物及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炎症,宿主对牙菌斑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决定牙周炎的过程及进展。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CXCL16 及其受体CXCR6 在中重度牙周炎龈组织和健康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收集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的牙龈组织79 例,其中健康牙龈组40 例、中重度牙周炎组39 例,年龄35~74 周岁。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9 例患者,均来自辽宁省人民医院,将其分为3 组,即A 组(健康组):32 例;B 组(牙周炎组):31 例,C 组(牙周炎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66 例。
目的:评价不同医生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牙槽骨高度的可靠性.方法:89名患者共缺失下颌第一磨牙100颗,拍摄种植术前CBCT.由两位医生分别利用专用NNT4.6软件,独立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牙槽嵴顶中点至下颌神经管上壁的最短距离,2周后在相同条件下再次测量该高度.
目的:ptxA、ptxB基因编码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磷酸转移酶系统中抗坏血酸家族的酶Ⅱ复合体,本实验拟分析ptxA、ptxB基因及其邻近的sgaT、SMU.273、SMU.274、SMU.275基因的转录情况,探究在S.mutans中是否存在与抗坏血酸转运代谢相关的操纵子.
目的:探讨新型贝壳多孔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作为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1、将贝壳多孔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进行 X 射线衍射(XRD)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扫描电镜(SEM)检测,研究其物理、化学特性.2、将材料植入beagle 犬人工牙周组织缺损,以空白对照组作为对照.术后12 周进行组织学观察,分析评价其体内生物相容性、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
目的: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寻找基于PtxA 蛋白为靶点的针对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作用的抗菌肽.方法:基于PtxA 蛋白(PDB:3BJV)的三维结构,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本课题组已经建立的活性短链氨基酸序列抗菌肽分子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