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方改善骨质疏松大鼠骨强度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95130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退变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类全身性骨骼疾病。本研究尝试从较为全面的角度评价补肾方对于骨强度的改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总结2009年5月至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微创外科、胆道外科施行的30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采用2种不同的方法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并维持气腹完成胆囊切除,其中前10例采用Coyidien公司的SILSTM套件完成,后20例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完成。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传统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路径和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实施腹腔镜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切除术的3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例手术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中转开腹1例。平均手术时间(148±30)min,平均出血量(103±37)mL,排气排便平均时间(44.3±3.9)h,清除淋巴结的平均数(14.3±9.2)枚,术后平均
目的:介绍一种相对理想的腹腔镜下肝实质离断方法—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本研究采用上述肝实质离断方法共完成腹腔镜下肝切除(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 3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7.3±14.9岁 (25□80岁);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病灶,术前诊断良性占位20例,恶性占位13例,包括复发性肝癌1例;病灶平
目的:总结初期开展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经验。方法:经胸乳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5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3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1例术中冰冻提示甲状腺癌,中转行扩大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50~170min,平均83min;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17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7例。术后并发症: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皮下气肿1例。结论:腔镜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手术美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腹腔镜治疗食道裂孔疝的效果。方法:对15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其中112例做胃底270°部分折叠术(Toupet术),38例做胃底360°胃底折叠术(Nissen术)。29例应用补片修补疝缺口,121例采用7号丝线缝合。结果:150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全部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分钟-19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11
本文介绍了造口(旁)疝定义和造口(造瘘)目的,浅谈了造口术类型和常见发生造口旁疝的造口,列举了目前造口的常用方法,阐述了造口旁疝发病率和造口旁疝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了造口旁疝的修复方法和造口旁疝腹腔内补片修补技术。
正骨散为医院应用40余年的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外用方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的早中期治疗,疗效显著。本文主要研究了其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家免损伤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籍以探讨正骨散在细胞水平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机制。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骨骼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进度的加快,对该病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建立骨质疏松症的各种动物模型,模拟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用以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发现有针对性的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就各类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和模型形成机制作以进行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腰腿痛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利用侧隐窝注射加手法治疗腰突症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疗效。
目的:研究Runx3/AML2/Cbfa3对不同阶段胚胎肢芽干细胞在骨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应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TGF-β和BMP-2干预和不干预的小鼠胚胎肢芽干细胞,观察Runx3的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转染技术在间充质干细胞祖细胞超表达Runx3,进而观察其对不同时期软骨细胞标记物的影响。结果:在软骨细胞成熟过程中Runx3的两个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