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化痰开窍法对老年性痴呆大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暨首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ou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作为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类型,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寻找有效的AD防治方法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笔者基于中医理论和已有的对AD的研究成果和诊疗经验,认为AD是以肾虚为发病的内在机理,痰浊阻窍为致病的重要因素。本文用D-半乳糖合并Aβ1~40损伤的复合模型,立法补肾健脾、化痰开窍法,观察地黄饮子对该模型病变组织病理改变和相关基因的影响。为研制开发有效治疗AD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为更好发挥中医学优势,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药复方研究在药理、药效方面,包括生物整体、离体器官、受体或作用靶点等层次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往往停滞在几个已知成分的研究或单个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是复方的物质基础,而复方的化学成分更能从本质上阐明复方的药理作用机制,解释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探索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现代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针对复方化学研究的进展作一总结,并作进一步的探讨。具体探讨了中药
在安替威胶囊前期实验研究中发现,本药对SARS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等多种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本药还对免疫抑制与免疫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肺部炎性改变为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变之一,急性肺损伤常使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长,为探讨安替威胶囊对急性肺部病变的治疗作用,本研究利用内毒素与PFIB模拟此类疾病所致的肺部病变,综合评价安替威胶囊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骨折自然愈合时间慢而长,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治疗比较麻烦,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长期石膏固定、再次和多次手术等,常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有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探讨对骨折合理的治疗方法。笔者从1980年3月开始,以早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四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内置选用L-多巴口服,用于骨不愈合以及四肢新鲜骨折,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
在中国书籍发展史上,北宋历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诸如“医籍尤重宋版”的见解,已成为医学文献研究领域的一种常识。毫无疑问,宋版书的价值,首先在于保存了许多古代珍贵的典籍和史料,它以其最接近原本的文字内容,在科学研究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次,宋版书的刊刻艺术对后世的书籍制度更有巨大的影响。对于古代医学文献学来说,“北宋雕版医书”是个极其特殊而重要的阶段。以现存资料统计,宋代刊行的医药书籍(包括各种
《幼幼新书》作者刘防,北宋末至南宋初广南东路(今广东潮州)人。宣和四年进士,始为朝廷官员,因议事受黜罢去官职,后任用地方官吏,辗转湖南、江西、四川等地。为政之余刘氏嗜好研读医方之书,尤为致力于幼科。搜集众多前贤医籍、验方。晚年任潭州知州,命下属干办公事王历与进士浞二人共为编集幼科方论,即《幼幼新书》。书成三十八卷,刘昉病殁,接任官荆湖安抚使官职之楼,承继刘防未竞之事,续编完毕此书,并予以梓行。宋版
血证诸病是中医杂病中很常见,很难治,又不断被有识之士所研究的病证。有关血证的病因病理论述、证候并治疗方法的探讨久而有之,对血证的分类及其表现形式也早有论述,对于专门研究血证的专书却直到清末唐容川才有。时贤论及血证,率多影响,是书独从《内》、《难》、仲景探源而出,发挥尽致,实补唐以下医书之所不逮”。可知唐容川至清末也尚未看到过一本有关血证的专书。此次从日本回归的《血症全集》做为治疗血症的专书,将中医
现代地理医学是医学与地理学的交叉渗透的新科学,是环境医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不同地理区域内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地区生活习惯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关于地理差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人类早在二千多年前已经有了认识:古希腊医学家希波拉底在他的论文《空气、水、土地》中就对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我国早在商朝就已经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至春秋战国便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近年来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已基本采用病证结合方式进行,而临床拆方研究尚未见更多报道。本研究以冠心病心绞痛作为疾病诊断,选取血瘀气滞证,病证结合,运用血府逐瘀汤进行临床拆方研究,方证对应,通过对症状、体征、指标的判定,并采用通行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对拆方进行评价,以期阐释药物配伍变化所产生的治疗规律,把方剂配伍、拆方与疗效评价结合为一体,使拆方及方剂研究更趋深入。
益髓生血颗粒是根据中医肾生髓理论,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有效方剂,其疗效特点是能明显提高患者机体的生命活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效应。根据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首次对中药治疗β-地贫提出较明确的理论认识:中药治疗β-地贫的理论基础是中医肾生髓理论;治则治法是补肾益髓法;作用特点是多靶点的整体效应;提出了中药治疗β-地贫的可能机制:中药治疗能开启γ基因,促进γ-珠蛋白基因表达,诱导 H6F合
亚健康状态是人的身心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其表现主要有三种,即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情感亚健康,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躯体的慢性疲劳,心理亚健康则常见焦虑、精神不振和记忆力减退等,情感亚健康主要为人际关系的淡化。亚健康的成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主要责之于过大的精神压力,不良的环境、饮食及作息等生活习惯等,但是,目前没有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依据,本研究在北京地区开展了近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