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油田高含水阶段产量构成对产量递减的影响规律研究

来源 :2015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zhongyu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和把握高含水油田产量递减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对于油田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现场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新井和措施的投入对油田产量递减的影响规律,创新性建立了第n-2年新井产量比例(NPR(n-2))、第n-1年新井产量比例(NPR(n-1))和第n-1年措施增油量比例(SIPR(n-1))三项主控因素指标,其中NPR(n-2)及SIPR(n-1)的增大会加大第n年油田总产量递减,而NPR(n-1)的增大能减缓第n年的总产量递减.接着,通过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手段从理论角度正面论证了以上指标及影响规律的普适性.并提出新井和措施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高的增产投入尽管能保证当年的稳产,但会给长期稳产埋下巨大隐患.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对增产措施规划进行科学合理配置才能实现油田的可持续稳产.最后,通过胜利油田现场实例分析,验证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H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平面与纵向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注采井组内油井受效情况不均衡.之前通过稳定同位素监测井间连通状况及注入水推进方向、速度等,但因可用同位素品种较少易受井间干扰、水样后处理存在较强放射性,近年逐渐改用品种较多、全程无放射性的微量物质示踪剂.现以H油田东河砂岩油藏3个相邻注采井组为例,通过362天的取样监测,13口油井中有6口井见到显示,推进速度3.09~4.99m/d,与前期同位素监
海上油田测试受到环境的限制,测试成本高,因此合理设计产能测试时间,精准评价产能就尤为关键.目前测试时间设计往往是依靠经验,时间为6~12h或进行延长测试,容易出现测试时间过短,产能可信程度低,测试时间过长,增加测试成本等问题.通过对影响海上油田产能评价的主要因素开展了分析,认为当生产井进入拟稳定流阶段之后,产能达到稳定状态.进入拟稳定流阶段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油藏的大小形状油藏和流体的物性参数,以及井
随着油田开发深入,缝洞型碳酸盐岩大型缝洞集合体中部署加密井增多,各井持续生产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出现连通井组.其中某些井在关井压力恢复测试过程中,关井后期压力出现异常下降.常规解析试井按照封闭边界进行分析,将得到错误分析结果.采用井组数值试井,在确认各井连通关系后,结合静态地质特征,输入多口井产量压力数据构建井组数值试井模型,进行拟合分析,所得解释结果将更符合油藏地质认识.有效完善试井分析技术、提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二维多项式拟合去噪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可以在有效去除叠前道集中随机噪音干扰的同时很好地保持信号有效频带.为了更好地保持信号的振幅连续性,引入了CDP方向的倾角快速扫描法与断层识别技术,通过在多项式拟合过程中沿地层倾角方向进行数据拟合,能够自动处理断层边界以保证断层断点的清晰.最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实际数据应用中得到了较好效果.
本文结合延长油田低渗透特低渗透的地质特征,通过对延长油田600多井次试井资料分析和应用Swift软件对100井次典型区块压力恢复资料二次解释对比分析,统计出目前延长油田试井测试工艺和资料解释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延长油田适用的试井工艺和试井解释模型,得出了低渗透压裂井试井模型、低速非达西流模型和复合油藏模型占主导地位,东南部以水平裂缝模型为主,西北部以垂直裂缝模型为主.本文研究结果有利于
本文通过研究产出剖面测井、套损检测技术(多臂井径测井及电磁探伤测井)及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结合延长油田实际井况和流量,提出了延长油田不同适用的产出剖面测试技术,同时认为检查套管内径最好的是四十独立臂井径,检查套管厚度最好是电磁探伤.
研究工区位于南沟地区长2油层组油藏属于低孔、低渗油藏.由于该区井产量下降较快,地层压力低,稳产难度大.为了实现有效的注水开发,需要对该区进行地质再认识.本文通过对下寺湾油田南沟区长2油层组进行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在充分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后,通过系统的分析,综合测井相标志、岩性、岩心、沉积构造、粒度、矿物、古生物等等确定沉积体系,划分了工区沉积微相,确定了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规律,科学地预测有利储层分
受海上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海上凝析气井产能测试少,历次测试间隔时间长,随着地层压力下降,凝析油析出产生的反凝析污染将对气井产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早期产能测试的结果不能长期用于气井的动态配产.本文在考虑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流体相变规律和渗流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油气两相渗流的以两相拟压力表示的渗流方程,得到了凝析气井产能预测的新方法,结合凝析气藏实际生产资料在不同地层压力下对气井产能进行了计算
“EarthVision”三维地质建模,基于地震、地质资料建模,可以从油藏到盆地建立不同尺度、不同精度的三维地质模型,石油勘探四个评价过程包括:盆地评价、区带评价、圈闭评价和油藏评价,在每一个评价过程中,应用相应的地震、地质资料,建立构造、断裂、沉积、储层、油藏、储量等模型,为规划设计、井位部署、地震-地质研究等提供科学的、直观的、三维可视的依据.
渤海BZ油田是受多期河道叠置的复杂河流相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强,采用水平井与定向井组合单砂体开发.投产后初期采油速度高,在中低含水期采出程度高;含水率上升较快,平面水驱不均衡,产量递减大.目前对油田流体流场及油水分布缺乏成熟的研究技术,无法描述流体在地下流动的方向和区域.因此,本文以精细地质研究成果为依据,创新开展基于油气藏生产动态监测资料的流线数值模拟技术研究,通过模拟剩余油饱和度、优势通道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