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7椎体显示不清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X-ray、CT、MRI评估颈椎矢状位形态可靠性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min0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针对部分C7椎体显示不清的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CT及MRI取代X-ray评估颈椎矢状位形态可行性.方法:本研究符合入选标准患者共82例,平均年龄55.7±24.5岁,男性56例,女性26例.其中X-ray中C7椎体轮廓显示不清28例,分入A组;C7椎体轮廓显示清楚54例,分入B组.三位测量者采用C2-7Cobb角指标分别评估每位患者X-ray、CT及MRI颈椎矢状位形态.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髓内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髓外固定包括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58例分别接受DHS、PFNA、解剖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1例,女37例;年龄61-96岁,平均(76.4±5.4)岁.骨折AO分型:A1型19例,A2型14例,
脊柱侧弯是脊柱的一个或几个节段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弧度,胸廓、骨盆甚至下肢的长度随之变化。该疾病对患者躯体造成病理结构改变、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对患者心理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我院骨科自2005年以来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既往研究已经证明骨性关节炎(OA)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但是其中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我们通过研究不同年龄梯度人类软骨细胞中不同信号通路的变化来试图对其进行研究和阐述。方法:选取3例平均年龄在22岁的因外伤致关节软骨剥脱的患者作为年轻组,选取4例平均年龄在60岁的因外伤致多韧带损伤行膝关节置换的病人作为老年组,选取6例平均年龄在61岁的因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的病人作为OA组,其中OA组可视
目的: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传统切取方法是逆行法。探讨该皮瓣的顺行切取方法,并通过比较两种切取方法,评价顺行法切取该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4月到2014年2月,行201例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42例皮瓣行逆行法切取(逆行组),159例行顺行法切取(顺行组)。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固定后踝与应用下胫腓联合螺钉的疗效差异。材料及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完整并进行内固定取出患者150例。其中固定后踝为应用下胫腓联合螺钉患者35例,未固定后踝而应用下胫腓联合螺钉患者27例。应用AOFAS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患者行内固定取出时的踝关节功能。
会议
目的 研究软骨细胞骨架(cytoskeleton)蛋白改变与成软骨细胞表型改变的关系,初步阐述软骨细胞骨架变化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三维微团培养(micropelletculture)法培养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软骨细胞,通过秋水仙碱、细胞松弛素B及丙烯酰胺分别调节软骨细胞骨架的微管蛋白、肌动蛋白及波形蛋白,从大体形态、组织切片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PCR技术分析成软骨细胞表型的改
目的探讨及总结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015年1月—2015年3月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年龄均在55-80岁之间。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微创髓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牵引手术床下闭合复位,微创分别置入Gamma钉、PFNA-Ⅱ或Inter Tan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共62例,评价手术情况并随访观察疗效。
背景:骨科涉及到脊柱及关节部位的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康复时间长,功能恢复要求好;现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因骨关节疾病及骨折,手术病例增加。而老年患者有多种内科疾病,给术后肢体功能康复带来了困难。
PURPOSE OF THE STUDY: Glutealmusclecontracture(GMC)isachronicfibroticdiseaseofglutealmuscleswhichischaracterizedbyexcessivedepositionof collagenintheextracellular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