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窃听检测与定位系统研究

来源 :辽宁省通信学会2009年通信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jxl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得出窃听具有两大特征:其一,微量光功率泄漏;其二,弯曲光纤产生异常应变,对此分别提出了检测窃听第一特征的长波长光信号法及检测与定位窃听第二特征的布里渊时域反射法,并综合应用这两种方法设计了光缆线路窃听检测与定位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流程。
其他文献
通过围绕终端IMEI信息应用进行的粗浅研究,发现终端IMEI信息在增值业务的深度运营和精准营销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运营商要不断维护和完善终端IMEI信息库,保障其信息的准确率和识别率,持续扩展多种多样的终端属性信息。与此同时,要结合增值业务深度运营思想和实际工作经验,有效挖掘终端、业务和客户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深入做好终端IMEI信息的应用研究工作。
针对二进制ABR流量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控制的分析及设计方法.首先将二进制ABR流量控制中队列长度的振荡看成是变结构控制中的抖动.其次从削弱变结构控制抖动的角度设计变结构控制器以抑制队长的振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变结构控制器较好地解决了二进制ABR流量控制中队列长度的振荡问题,所设计系统具有较强鲁棒性。
监测人员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使用无线电设备对考场进行监测,可在最大程度上阻止利用无线电设备在考试中进行作弊的行为。其基本步骤如下:1考试地点电磁环境的监测;2大功率干扰器的架设及其信号强度测量;3考试过程中的监测及干扰源的查找;4发现干扰源后的处理。并对每步提出了具体方案。
我国的业余无线电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体发展快速.本文从业余无线电群体及无线电管理两个角度出发,对业余无线电市场存在问题、作用及管理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关注业余无线电的原因。
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后,三大全业务运营商不仅要经营固网宽带业务,还要经营移动业务.但原本地传输网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必须对传输网尤其是网络融合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业务承载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传输承载网络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提出了网络融合思路、建设原则和演进方案。
随着Internet和宽带业务的快速发展,IP不仅成为业务的核心,而且会逐渐取代传统的电路交换成为网络承载的核心.本篇论文主要对IP城域网的网络安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合华为公司的网络安全体系架构,给出了辽宁城域网网络安全可以考虑的几种安全策略。本文中提出的网络安全架构对IP城域网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文重点研究了ROF传输系统中的光纤传输技术和光调制技术,分别给出了三种光传输方案,并简要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同时给出了基于外部强度调制DSB和SSB的实现方案,简单分析了光纤色散在两种调制格式下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
本文针对新联通本地网光缆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需要,着重阐述在新形势下为做好服务工作,减少日常频发的障碍现象,本地网光缆线路应进行有计划、有重点、切合实际的维护工作,以保障光缆线路的稳定与畅通。
“光进铜退”即FTTx,是宽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选择。本文从网络资源实际情况出发,列举了三种“光进铜退”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以实际案例介绍了光进铜退的终极目标-光纤到户(FTTH)的实现。
随着电信业重组方案确定,重组后的运营商纷纷开展组织机构融合以及基础网络融合工作.光缆网是运营商最基础的物理承载网络,集中优势资源、合理组织网络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光缆网的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