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骨水泥型全涂层短柄假体的设计特征与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fox_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髋关节假体设计和疗效的不断改善,短柄假体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非骨水泥型全涂层短柄假体的设计特征及手术技巧报道尚少。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型全涂层短柄假体的设计特征及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股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及带锁髓内钉附加小接骨板治疗该类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采用"带锁髓内钉附加小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9~56岁,平均33.5岁;再骨折发生在内固定取出术后15d至3个月之间,其中有行走时跌倒史者4例,有轻微扭伤史者2例,有再次撞伤史者1例,无明显外伤史者11
目的 探讨Ⅰ型肱骨外髁骨折早期经皮固定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5个研究单位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的101例Ⅰ型肱骨外髁骨折.纳入标准: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初诊在受伤1周内,X线显示骨折移位距离≤2mm.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根据Harris评分和X线检查结果评估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疗效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2月116例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8例,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Twinfix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1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4-48岁,平均31岁.MeyersⅡ型6例,Ⅲ型5例,在关节镜监视下清理骨折断端软组织及凝血块后,撬拨复位,选择不同直径Twinfix带线锚钉固定骨折块,由胫骨结节处逆行钻孔至胫骨平台髁间棘骨折块两侧,并由此拉出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RatingScale)(简称NRS)进行疼痛评分,即分值为0~10分,0分为不痛,1-3分为轻度疼痛(疼痛尚不影响睡眠),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10分为剧痛。评估68例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疼痛管理模式,控制患者疼痛程度,观察疼痛控制对POCD患者术
目的:评估在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手术中,减少术者和患者放射线暴露的小技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闭合复位满意后,在髋关节外侧使用记号笔勾画股骨近端走向。在近端做主钉切口后,手指触摸到股骨大转子顶部前中三分之一处的大转子窝,沿股骨干走向“盲打
目的探讨钛网、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评价其疗效及可靠性.方法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0月以此法施治共计28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28—75岁.平均46岁.跌伤9例,车祸伤12例,其他7例.28例均为粉碎骨折.每位患者术前均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及CT三维重建.2.手术方法: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仰卧位.髌前横切口,逐层显露暴露髌骨.
目的通过骨盆标本进行髋臼后壁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6具经甲醛浸泡的成年男性防腐尸体骨盆标本均分为两组,每组3具.A组于标本两侧髋部分别制作髋臼后上壁骨折模型和髋臼后下壁骨折模型,骨折块解剖复位后均采用重建锁定钢板及螺钉固定;B组于标本两侧髋部均制作髋臼后上壁骨折模型,骨折块解剖复位后,一侧采用重建锁定钢板及螺钉固定,另一侧采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固定.将各组标本
目的:针对DDH等疾病所致的股骨近端髓腔畸形,以及传统标准股骨柄假体在THA术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完成一种个性化人工股骨柄假体的设计,并应用(EBMRP)电子束熔融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出样品,用于后续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1具成年男性左侧股骨标本进行扫描获得断层图像数据;导入Mimics15.0编辑预处理,完成股骨三维重建,应用UG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