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中药吹鼻治疗隐匿区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联合中药吹鼻治疗隐匿区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的隐匿区鼻出血患者80 例,随机分成A 组、B 组,A 组40 例,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联合中药(三七粉)吹鼻进行治疗,B 组40 例,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联合鼻腔填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手术相关指标、预后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
其他文献
耳鸣的治疗是当今的医学难题之一,醫术与师道在耳鸣治疗中缺一不可。在具体诊治中首先解除患者疑虑,放松心情;其次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中医治耳鸣重在辨证,且因人制宜,不单单依靠一方一药而治。诸多名医多采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本文列举多种治疗耳鸣的方药组成和功效,以及现代医学对其中的研究。
咽鼓管功能障碍为咽鼓管由于开放功能障碍导致咽鼓管无法发挥通畅引流、平衡气压的作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是一项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类疾病手术方法。本文介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器械、手术过程、并发症及临床体会,总结为这一技术具备创伤小,操作简便等特点,且目前尚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在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类疾病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目的:探讨儿童鼻-鼻窦炎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通过调查儿童鼻-鼻窦炎既往相关病史、体质、合并疾病等入手分析复发原因,为预防治疗儿童鼻-鼻窦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家长,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析11 项内容,了解与儿童鼻-鼻窦炎反复发作的相关性.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评估多种相关因素对儿童鼻-鼻窦炎反复发作的综合效应.
会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 例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行MSCT 扫描及内耳三维重建,包括MPR 重组及容积再现技术(VRT)重建。
目的:观察通窍回聪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促进听力恢复、减轻伴随症状、缩短疗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理,以寻找突发性耳聋较为理想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方药,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更好的中医理论参考及有效治疗原则。
本研究观察了364 例常见鼻病的鼻镜象和舌象,并将观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鼻镜望诊总与“证”符合率明显高于舌诊(X2=1.14;P<0.01).从而认为:在鼻科疾病辨证施治时,必须借助现代医学的手段,即通过鼻镜,鼻内窥镜系统观察鼻腔粘膜表面色泽、质地、分泌物等,从而为辨证施治提供可靠、精准的依据.
本文通过我科从2014 年4 月至2016 年4 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37 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患者进行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阐述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这一耳鼻喉科常见急症的优势,促进这一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帮助患者早日解除病痛。
《伤寒论》中指出血汗同源,不得汗解,必得衄解,外邪可泄,郁阳可伸,故伤寒鼻衄为病解之兆。还提到衄家不可发汗的告诫;这对后世医家治疗鼻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的:观察用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 年在綦江区中医院治疗的单纯变应性鼻炎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组患者各5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外用鼻腔喷入,2 次/d,;治疗组患者于每年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1 次/d,连续治疗1 年。
《武威汉代医简》是一部成书于东汉早期的汉代医简,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医药学原始文物之一,客观地反映了汉代的医药水平。《武威医简》中记载五官科方3 首,涉及16 枚医简,不仅对塞耳法的主治病证、用法有记录,并详细记载了塞耳法所使用的治千金膏药方药物组成、制备方法及用量用法,是后世医家沿用此法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