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产数据确定两相区位置的方法

来源 :第4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一轧制稳定性较差的新试钢种,基于现场实际生产数据,采用一种新的简易方法确定了两相区位置,即变形抗力与温度变化曲线上的拐点温度值,初步验证了该钢种轧制稳定性较差是由于两相区轧制而导致的。并将分析结果与热模拟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认为得到的结果是准确合理的。重新制定温度制度,避免下游机架轧机在两相区进行轧制,改善了轧制稳定性。
其他文献
助燃空气预热温度、钢板吸热率等工艺参数对高温空气平焰燃烧及其NOx排放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高温空气平焰燃烧过程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了助燃空气预热温度、钢板吸热率等对高温空气平焰燃烧及其NOx排放特性的影响。随着助燃空气预热温度的升高,燃烧特征温度呈线性增加,而NOx排放指标呈指数增大:钢板吸热率主要通过影响炉膛温度来影响燃烧及NOX的生成,它反映了不同加热阶段的高温空气平焰燃烧及
概述了本钢特钢厂以350mm×470mm矩形坯为原料,经800/650棒材生产线轧制成φ85mm圆钢的轧制工艺。并对φ85mm圆钢孔型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生产特钢的主导产品一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和高合金钢时pomini设计的孔型系统不能取得较好效果,从而提出了φ85mm圆钢孔型优化的必要性和措施。
通过对1500mm六辊可逆冷轧机轧辊剥落事故的原因分析,提出采用分级磨削消除由裂纹和接触疲劳引起的剥落,而接触疲劳与轧制里程密切相关,本文为此创新提出里程-疲劳-磨削控制法,并着重论述里程-疲劳-磨削控制法消除由接触疲劳引起的剥落事故。根据服役轧辊的轧制里程测验出对应的轧制疲劳层,绘制出里程-疲劳关系曲线,再根据此曲线,制定出轧制公里与磨削量的对应关系,得到里程-疲劳-磨削关系规定表。依照此规定表
阐述了汽车用超低碳加磷高强钢B210P冷轧工序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了工艺制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指出了超低碳加磷高强钢B210P的冷轧工序生产工艺控制要点。
简单介绍了龙威公司平整机组延伸率自动控制系统,并通过对比分别采用恒延伸率与恒压力模式进行平整后的带钢力学性能,突出恒延伸率模式的应用对冷轧生产的重要作用。
在分析轧制过程中热滑伤产生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以防治热滑伤为目的的轧制规程优化数学模型,并提出了轧制规程优化计算流程。通过轧制规程优化,降低了轧件在轧制过程中的温度,使热滑伤在轧制过程的出现的概率降低。
在钢铁行业高速发展、宽厚板车间不断升级过程中,剪切线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为了得到更大的产量和更高的金属收得率,一条高效的剪切线成为必备之选。本文结合首秦4300mm和首钢宝业5000mm两个宽厚板工程简要介绍一下先进剪切线的设备组成和工艺控制,并对目前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从精整线的冷床能力、钢板在精整线的物流走向等方面阐述了南钢中板厂精整线优化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指出精整线必须要满足轧机产能的释放,并要使钢板的物流有序,便于物料跟踪,实现产量和产品实物质量的提高。最后根据目前的生产实际,对改造后的精整线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目前精整线还需要继续优化改造的项目,以便更好地提高精整作业率,适应更加高效快节奏的生产。
优化轧制工艺,采用1MCP技术生产Q450NQR1热轧带钢。通过试制,已验证了FTSR工艺对产品性能的保证程度,为今后组织生产和开发高强度耐侯钢奠定了基础。
针对热轧带钢头部卷取时冲击剧烈,对产品和设备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了带钢头部卷取时冲击力的来源,并介绍了当今控制带钢头部卷取冲击的一些先进技术。结论得出了影响带钢头部卷取冲击力的因素,并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显著降低带钢头部卷取的冲击力。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