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38例艾滋病住院患者心理健康调查

来源 :国际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云南省艾滋病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辅导机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某医院艾滋病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①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95 t=0.1,t=-4.59,t=1,58,t=0.46,t=2.79,t=-2.16 t=-2.16,t=0.97,t=1.41, p<0.05,或p<0.005);②艾滋病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三个因子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艾滋病人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相比较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差异;(t=-1.89t=-1.89, t=-3.88,t=-2.09,t=-1.37,t=-0.74,t=-0.11 t=-1.18,t=-1.78,t=-2.29 p<0.05,),④男性与女性患者主要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六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艾滋病患者中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降低和减少患者对社会的敌对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近一年来,作者对便秘患者行MR排粪造影,发现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肛提肌及提肌板结构和功能异常。为此作者采用臀大肌束代肛提肌修补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3例,取得良好效果。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人类先天消化道末端发育障碍所致的疾病,是小儿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首位。本文回顾性分析某科从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9例先天性中低位无肛病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肛门瘙痒症是一种局限于肛门及周围皮肤以瘙痒为主的疾病。患者临床表现较痛苦,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易复发,疗效个体差异较大。某科自2003年8月起到2008年12月对肛门瘙痒症行肛周小切口皮下神经离断术加中药治疗,疗效显著。
生物反馈是在行为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中医心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传统医学与现代心理学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祖国传统医学根植于朴素的自然哲学的土壤,具有悠久的历史,两者看似完全没有相同的历史发展轨迹,毫无共同点可言,因此作者首先进行了分析比较。
肛周瘙痒症是以肛门周围皮肤顽固性瘙痒为主要症状的局限性疾病,某科2006年明-2009年6月,对316例肛周瘙痒症患者应用亚甲蓝注射液行肛周封闭术,术后结合中药治疗,并与单纯肛周封闭术组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效果确切。
为探讨肛肠病吸肛器检查的效果、临床符合率,规范使用的方法,作者对100例肛肠病患者进行使用吸肛器检查进行临床观察,现在对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目前研究认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是可以伴发多种肝外表现的疾病,如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血管炎、迟发性皮肤卟啉病、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本文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糖代谢异常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探讨HCV基因型,血清HCVRNA水平病毒因素及年龄,体重等宿主因素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CD4+T细胞减少是HIV/AIDS的主要特征,CD4+T细胞计数已经成为判断HIV感染者病情进展和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之一。探讨CD4+T细胞减少的可能机制至关重要。目前认为主要涉及HIV直接杀伤、CD4+T细胞产生与分布障碍、机体异常免疫激活及细胞凋亡等方面。
B7-H1 (B7-homologl)是新发现的重要的共刺激分子之一,也称为程序死亡分子1配体-1(programmed death-1 ligand-1, PD-L1),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 DC)、B细胞、T细胞、单核细胞和肿瘤细胞。本研究就此进行探讨,并探索HIV/AIDS患者mDCs与T细胞之间的B7-H1抑制途径的免疫调节方法。
目的:通过脉象仪采集数据分析HIV/AIDS患者脉象特点及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使用ZM-Ⅲ型智能脉象仪对80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300 cell/ul的HIV/AIDS患者,分别于HAART治疗前和接受HAART治疗52周时进行脉象测定。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对HAART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