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激光冲击加载下金属材料微喷颗粒的尺寸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高能量密度物理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nyjhnyjn66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击波从金属自由表面卸载时,会产生微物质向外喷射的现象。这种微喷射现象对研究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力学响应特性和破坏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材料的微喷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无法从理论上给出准确的计算模型。通过实验方法获取微喷物质总量、颗粒尺寸、和微喷射速度等关键定量数据,己成为认识和了解微喷形成机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将致力于采用强激光驱动冲击加载开展金属锡材料微喷过程研究,获取微喷颗粒的尺寸分布规律。在神光Ⅲ 原型激光装置上开展了金属锡材料微喷回收实验,实现了激光加载下低密度泡沫材料对微喷颗粒的回收;采用高分辨的X光CT扫描技术和基于改进分水岭的图像处理分析方法,获得了具有丰富物理信息的三维全景显示的微喷颗粒回收图像,并实现了颗粒目标边界准确提取和个体体积计算。为了表征微喷颗粒尺寸分布统计规律,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混合泊松分布的双线性指数分布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实验获得的累积微喷颗粒数据进行了回归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强激光冲击载荷下的金属材料微喷颗粒服从线性组合指数分布,同时,与已提出的其他模型比较,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
其他文献
  This poster propose a new design of MTF (Magnetized Target Fusion) reactor,which named as Multi-branches-Taper-Compression-Fusion-Reactor (MUTOR).MUTOR cont
  美国NIF装置未能如期实现惯性约束聚变中心点火,表明对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内爆对称性、混合等问题认识不足.与传统中心点火相比,快点火将压缩和点火过程分开,压缩过程中
  使用间接驱动双壳层靶体点火是另外一种在实验室装置(如国家点火装置)下实现聚变点火的途径.和传统的中心热斑点火相比,双壳层靶点火可以在室温下进行,且不需要精确的冲
  为了为六孔球腔能量学实验研究积累经验、发展诊断技术,2015年我们在SGⅢ原型激光器上首次开展了两孔真空球腔能量学的实验研究.实验上采用一组平响应X光探测器(FXRD)通
  当一束强激光脉冲辐照在金属样品表面,会烧蚀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吸收激光能量向外膨胀,同时向金属样品内部驱动一系列压缩波,压缩波相互追赶,最后在金属样品中形成一个冲击
  快点火集成实验中,ps激光加热压缩燃料的耦合效率对于外推快点火点火条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测量没有ps束加热和有ps束加热两种条件下的中子产额是获得耦合效率的
  基于天光一号KrF准分子激光装置开展了准等熵压缩实验研究,未经过时间整形的激光束直接驱动压缩铝靶,靶内压力达到18 GPa,加载上升时间超过17 ns.利用一维流体力学程序模
  激光间接驱动聚变中,辐射场对称性是实现高质量内爆的关键。然而,由于黑腔内部不同区域辐射场本身差异很大,因此实现较好的辐射场对称性是非常有挑战的。本工作通过实验和模
  冲击压缩实验是获得材料高温高压状态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Ce材料易氧化、易变形的特点,传统的研磨制靶方法已经无法获得高精度的Ce材料状态方程靶。针对高活性材料高精微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聚龙一号”脉冲功率装置是国内首台由24路模块并联组成、峰值输出电流8~10 MA、电流上升时间(10%~90%)约70 ns的大型脉冲功率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