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二则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成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双下肢肌肉不自主跳动,强直疼痛;排肠肌肥大,神疲乏力,胃纳差,小便尚可,大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证属脾虚湿盛,运化失职。治以健脾除湿,舒筋活络,选参苓白术散加味,奏益气健脾渗湿之功,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某胸痹患者,面色晦暗,胸部满闷窒塞,甚则疼痛;偶尔咳嗽,倚息不得卧;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予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五苓散化裁。胸痹病位在心肺,非只心也。由于痰饮壅塞胸中,阻滞气机,故出现咳喘不得卧等症。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降逆逐饮,可除此症。患者小便不利,此乃脾失输化,故合五苓散健脾利水。两方合用,通阳利水,开塞除满,胸痹因愈。
其他文献
选择慢性乙肝典型病案5例,分别采取纯中药、纯西药或中西药并用治疗,4例获临床长期稳定(肝功能正常,病毒无复制,无明显临床症状达1年以上),1例在半年内最终发展为重症肝炎死亡.中医和西医治乙肝各有优势,各有自己的适应证,准确掌握各自的适应证才可说是称职的医生。案3就是对口服中药“不服”的病患,发生肝炎以后就地治疗,服中药后反而日益加重,很难说就是中药开得“药不对证”,但可以肯定地说是口服药物因肝脏的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原是张仲景治妊娠腹痛之主方,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组成,具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的功效.笔者用来治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热1例,临床疗效显著。当归芍药散具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行气化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当归芍药散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酌加银柴胡、黄芩、黄连利湿、宁心、清虚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川断补肾强腰,徐长卿、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集大成者,世皆知其倡阳有余阴不足论,临床善调气血痰郁而治杂病,即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所谓"丹溪出,罕与俦,阴宜补,阳勿浮,杂病法,四字求."但较少人了解丹溪在临床中颇为重视体质.笔者在阅读《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时发现,此论中举例的两则医案中患者体质,与黄煌老师的柴胡体质和黄芪体质不谋而合,实可作为典型的黄芪体质误服柴胡和非黄芪体质误服黄芪的经典案例.黄煌老师体质学说中的
复杂性发热往往呈三阳合病格局,开太阳、枢少阳、清阳明要并用,退热效果才好。本案即是。石膏对发热的体温调节中枢有抑制作用,有很好的退热作用,张锡纯先生就是擅长使用石膏的高手。对于体温超过39℃的高热,我将其理解为石膏药证的“大热”,常加生石膏。治疗发热,柴胡必须大剂量使用。成人起步30-40g,同时配伍半量甘草,这样使用大剂量柴胡比较稳妥,这是学习黄煌老师的经验。甘草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激素可以增强
笔者从事西医内科临床,近年来笔者自学黄煌教授经方诊疗经验,尝试运用经方治疗内科常见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小柴胡汤除了能治疗少阳本经之经腑病外,在太阳、阳明篇中也多次提到,其在《伤寒论》里牵涉到的条文有18条之多.后世医家也都喜用此方,且多有发挥.归纳其作用有三:和解表里,宣通内外;疏肝解郁,畅达气机;疏调三焦,燮理升降.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妇人篇,以其养血利水、调和肝脾的作用在妇科病各个阶段,应用广泛.二者合用可以调气养血利水,更扩大了应用范围.
温经汤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一张治疗妇人病的经典方.原文主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及"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现代临床常用于月经失调、痛经等妇科病的治疗.笔者广泛运用温经汤原方治疗各种妇人杂病疗效显著,现举数例与同道分享.温经汤能多靶点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并对下丘脑-垂体系的内分泌异常具有
小柴胡汤是中医经方,一张千古名方,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及外感内伤杂病等多种病证.感冒为常见病,在西医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触冒六淫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引起的表证,其中以风寒、风热、秋燥为常见.治疗感冒常用小柴胡汤原方或其加减方,可发挥扶正祛邪、发汗解表的功效,一般都能达到"好得快、症状轻、花费少"的效果.
桂枝茯苓丸合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心烦热,患者面色红、双下肢皮肤干燥、有小毛细血管扩张、舌质暗红等均为应用桂枝茯苓丸的指征,故合用之。舌红与烦均为黄连证,加地骨皮与白微也是王幸福老师的经验。桂枝茯苓丸合猪苓汤治疗小便灼痛,本患者上有口渴,下有小便灼热而不利,当为猪苓汤证;患者易上火牙龈肿痛、足冷及腿征为桂枝茯苓丸证,故处以二者合方,效果之快,确为始料未及。葛根芩连汤合五苓散治疗腹泻,患者唇红、舌红及肛
笔者从事基层儿科多年,自2012年起,在黄煌教授经方学术思想指导下,将经方运用于儿科临床,疗效卓著.介绍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心得。临床只要具备发热、呕吐、烦躁、便秘、腹胀、舌红苔厚腻或黄腻,不论患儿胖瘦,大柴胡汤屡试不爽!咳嗽痰多加桔梗,咽喉充血或扁桃体化脓加连翘,舌面干燥加生石膏。高热多日不退的患儿,血小板数值多数偏高,故用赤芍以活血化瘀清热。大柴胡汤能促进胃肠动力,加速体内的毒素代谢。黄煌老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