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ot Elongation Rhyth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election of Short-Rotation Eucalypt Clones in Cent

来源 :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二次全国桉树论坛暨产业展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ji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hoot elongation was observed for 80 clones of early fast growing eucalypt species over the first and second ye ars after planted.The year-1 and ye ar-2 year data were sep arately fitted for each of 66 clones with normal performance against a sigmoid-logistic mixture of growth function.All fittings were excellent with extremely high level of goodness of fit(R2>0.99)and significance(P<0.0001).While two shape parameters of function had an effect of significance at different level for most of cases(0.0001
其他文献
对雷州半岛6年生11种桉树无性系的林分生长量、生物量、炭化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种桉树无性系林分蓄积量大小排序为:G4>G9>DH3222>LH5>DH201-2>LH1>M1>EC34>柳桉1号>UC184-1>SH7,林分蓄积量最大的G4是最小的SH7的2.12倍.11种桉树无性系各组分生物量变化不一致,但都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LH5和G4的林分生物量最大,都高于180t·hm-2,S
总结回顾了中国桉树资源发展状况和工业化利用现状,介绍了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在高性能桉木重组材、桉木单板层积材、竹桉复合材料、厚芯桉树实木复合板材和无醛桉木胶合板制造技术等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科研成果,指出了小径级桉树木材高值化综合利用有效方法,桉树的综合利用率可以提高至90%以上.
采用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两种方法进行尾巨桉(DH32-29)叶片脂肪酸的提取,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检出尾巨桉叶片含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分别为十四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多不饱和脂肪酸2种,为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各成分含量均以α-亚麻酸为最高,棕榈酸次之,亚油酸第三;索氏法提取粗脂肪酸的提取率(7.64%)高于超声波法(6.12%);索氏法提取的多
在广西东门林场行了桉树不同施肥水平林木碳贮量研究,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下桉树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单株生物量和碳贮量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6种施肥处理中最大施肥量的胸径树高最大,最小施肥量的胸径树高最小;施肥总量相同的P含量比例高林分胸径树高平均值均大于P比例低.施肥对桉树林分生长的影响效果随着施肥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弱.192月生时6种施肥处理下桉树林分平均单株碳贮量大小排序为:处理3(81.37Kg)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安全性高的天然抗氧化剂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都在大力研究开发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按叶作为生物量大、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丰富的天然资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其进行抗氧化研究,拟开发出高效天然抗氧化剂。按叶中化学成分按照挥发性可以分成挥发油组分和非油组分两类,按叶油组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局部麻醉等作用,研究发现,按叶油的抗菌抗炎等多种功能也主要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按叶非油
为了进一步探讨巨尾桉工业原料林与不同地类的水土流失规律,采用坡面径流小区试验法,对不同地类坡面的产流产沙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林地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荒草地的产流量最多,分别是灌木林地和巨尾桉林的1.1倍和1.9倍,不同地类的产流量大小为:荒草地>灌木林地>巨尾桉林地,巨尾桉林地与荒草地之间的径流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与灌木林地之间差异显著.灌木林地的产沙量最高,分别
针对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问题,通过比较两种造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特征发现,皆伐和造林时的人为活动对浅土层(0~20cm)的土壤都有一些松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容重,部分提高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但造林后林地土壤物理特性变差,炼山+机械挖桩造林措施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破坏作用要明显高于伐根催腐造林;与皆伐前相比,两种造林措施均导致了林地土壤pH向酸性化方向发展;伐根催腐造林使得林地土壤有机质
研究了不同微量元素营养液对栽培的3种桉树无性系苗木叶绿素及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无性系苗木在所有的测试性状中差异表现出极显著水平的影响.6个测试的微量元素因子中:Fe(B)显著地影响苗木的苗木Fo、Fm、Fv/Fo、Fv/Fm,Zn(C)显著地影响Fo、FviFm,Zn(C1显著地影响Fo、Fv/Fm,Mn(D1显著地影响叶绿素含量(SPAD值),Mo(F)显著地影响叶绿素含量Fo,B(
以新引入四川的20个桉树树种70个种批号种子为材料,开展了育苗试验及苗期生长发育特性观察,重点观察了分别代表冬雨、夏雨、均匀降雨型的树种王桉、大花序桉、白腊树桉的苗期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子萌芽所需的温度、湿度是不一致的,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各个树种发芽期、发芽率不同,但苗期发育特性基本相同.苗木的个体发育前期是根的快速生长,苗木高、地径、根的生长量随叶片的增加而增加;秋季播种的夏雨型树种和
数字林业大背景下出现的集约化经营已成为人工林经营的一种模式,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信息管理技术.本文结合中国国营林场开发总公司雷州林业局管理状况,以Map Object为开发平台,应用GIS技术开发了一套林业资源管理应用系统,与二类清查数据库、林班经营管理财务数据库等属性数据库进行动态链接,使之成为可视化、多元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