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与脑损伤关系的研究

来源 :2008年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f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是脑组织内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EAAs),在某些病理情况下,EAAs的过度释放与堆积对神经元有毒性作用,但关于脑出血后EAAs介导的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是否存在细胞的凋亡,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收集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理标本,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的病理变化及其与EAAs的关系,以期能对HICH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有所了解,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某院将神经内科收住的105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分成三组:实验组A组35例为康复体位联合肠内营养干预组;实验组B组35例为康复体位护理组;对照组33例为常规护理组。观察指标:(1)三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及第28天时进行简式Fugl-Meyer量化评分(F M A);(2)实验A组、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7d、14d、28d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含量,测量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肌肌围(AM
脑梗死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不仅加重了病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也导致了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使治疗和康复变得更为困难,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241例首次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调查,按脑梗死病变部位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皮质组、皮质下组、皮质与皮质下混合组和椎动脉组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及与病变部位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一不靠血液濡养,一旦发生血流瘀滞不畅则必变生诸疾,故中医有百病皆瘀之说,近代对血瘀证的研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最为活跃最有突破性的领域。因此,活血化瘀研究是临床医生的一个热门话题,部分中医、中西结合专家学者认为,活血化瘀可做为临床一个基础疗法,如能灵活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常能增强疗效,故新中医、中西医结合学者称活血化瘀药为中药的增效剂,现代药理研究,活血化瘀药
缺血性卒中若能在患病6小时之内(超早期ultrearly)或更短时间内救治,对康复有极大的临床价值。西药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可挽救梗塞“半暗区”尚未死亡的神经细胞,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可引起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本主要介绍了:充分发挥祖国医学的针灸优势,减少或消除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应用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介入时间治疗缺血性卒中超早期,并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瘅是以吞咽困难,饮水发呛,构音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甚至影响进食,易并发吸入性肺炎,离子紊乱、脱水、营养不良甚至死亡。本病属脑卒中并发症,本质是障碍与疾病共存,故应康复与治疗并进,在针对急性脑卒中整体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中药,针刺、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本文就笔者个人体会进行了总结。
本文探讨了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溶栓的时间窗和病人的年龄之间没有差异,和溶栓后NIHSS评分有关。动脉溶栓的预后和血管的再通率、阻塞的部位有关。
临床上脑卒中患者及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二者兼有的病人也非常常见。半数以上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糖均增高,血糖的增高可以是原有糖尿病的表现或是应激性反应。高血糖可见于各种类型的急性脑血管病,且其预后均较血糖正常者差。因此,积极治疗高血糖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起重要作用。某科自2004年购买胰岛素泵以来,用胰岛素泵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高血糖患者32例,本文就此进行了报告。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最大。约25%的缺血性卒中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最常见的狭窄部位为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的开口处。由于手术入路的限制,椎动脉内膜切除术很难接近这一部位,后循环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本文对近年开展的32例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行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目前对老年痴呆症病人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因而护理显得格外重要,尤其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对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其生活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老年痴呆的临床特点;2、与痴呆患者的沟通原则;3、与老年痴呆病人的沟通技巧。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自由基清除剂是近年来神经保护剂研究的热点,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某院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用依达拉奉联合清开灵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本文就此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