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幻觉与人格、动机关系研究

来源 :社会心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6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考察了人格、动机强弱分别与心理控制幻觉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的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测量。结果与结论动机水平的高低与控制幻觉的形成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即前后动机水平的发生变化,信心分差异显著(t=-3.1,p=0.006<0.05),动机越强则产生控制幻觉的倾向性越大;人格中的外倾性,精神质与心理控制幻觉的产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766,P<0.01;r=0.827,P<0.01);外倾性这一心理特质对控制幻觉的产生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有谁能想像到后来出现的奇迹呢?有谁能想像科学家会破解人类基因密码、克隆绵羊?有谁能想像我们会揣着没有接线还可以拍照的小小电话?又有谁能想像我们会在凌晨三点钟穿着内衣就能买到装着整部电影的小塑料碟?在我们庆祝《财富》500强排行榜诞生50周年之际,我们很想预测下一个50年是怎样的情形。我们不如求教于一位专门预言的人——彼得·施瓦茨。施瓦茨曾是壳牌公司情景规划主管,在《少数派报
因为胃动力障碍、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等,造成餐后胃内酸性物反流至食管,导致烧心、胸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难以忍受,直接导致摄食障碍。    食欲降低、口苦、嗳气,稍稍进食就感到上腹饱胀、反酸烧心等,这些胃动力障碍引发的症状困扰着很多人。所幸的是,我们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其中,饮食扮演着重要角色。应注意的是,先要去医院消化科作系统检查,发现或排除各类胃肠疾病或全身疾病。如果确诊胃肠疾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