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系泊FDPSO水动力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77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轮(Floating,Drilling,production,storage and offioading vessel)简称FDPSO,是具备油矿钻探、原油生产、储备以及外输等多功能的海洋平台.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南海海域多点系泊FDPSO水动力性能开展模型试验研究.模型试验包括静水衰减试验、白噪声试验和不规则波试验.静水衰减试验测量了FDPSO船体垂荡、横摇和纵摇运动的固有周期和阻尼系数.白噪声试验获得了船体迎浪、斜浪和横浪下的船体六自由度运动幅值响应算子(RAO).不规则波试验模拟了多点系泊FDPSO在南海一年一遇和百年一遇海况下船体的六自由度运动时历和系泊缆张力.试验时风浪流的方向包括风浪流同向180°和风浪流同向135°两种.不规则波试验研究了多点系泊FDPSO在南海海域的水动力特性.
其他文献
山坡地形曲率的敛散、凹凸等地貌特征,是影响土壤含水量、山区河道径流量等重要的控制因子.经引入山坡宽度函数、土壤厚度函数来分别描述地形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而建立的山坡蓄量运动波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要通过求解复杂的3D-Richards方程才能获得壤中流径流过程的难度.通过模拟九种理想山坡的退水过程发现,山坡壤中流受地形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所共同影响.一般而言,对于凹型剖面山坡(n>1),山坡平面曲率参数ω
文中根据"绿色物流"理念,围绕北冰洋通航环境保护的国际要求以及北极航线主要受北冰洋海冰制约的事实,收集总结了在渤海海冰区域航行和国际上环北冰洋航行的经验、技术和航运灾害与事故.在承认海冰对通航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洛特卡定律,对比分析了加拿大环境署1978~2010年组织的33届北极和海洋溢油项目国际技术研讨会的论文数和作者数,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82~2010年收集的中文水运"溢油"论文数和作者数
农业水权转让补偿机制是农业水权转让实践的需要,农业水权转让补偿机制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农业用水转移和农业水权转让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水权转让整体效益.本文在总结我国农业水权转让补偿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水权转让补偿机制框架.该框架由补偿主体和对象、补偿途径和方式、补偿标准以及补偿保障机制构成.最后,运用该补偿机制框架对我国农业水权转让补偿实践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农业水权转让补偿实践存在
文中通过重构相空间,将混沌理论与Elman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了地下水位动态系统的映射和其动态演变特性的模拟预报.采用C-C算法和G-P算法分别计算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以此确定关联维数,并用Wolf方法计算最大的Lyapunov指教以识别成阳市013号井水位埋深的混沌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地下水位动态预报的混沌Elman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模拟013号井2009年的部分水位埋深,其拟合结果表明:该混沌
提高田间水分利用效率是提高陕西关中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针对关中灌区农业种植特点及灌区灌溉现状,提出提高田间水分利用效率的节水模式,主要包括采用土地平整技术提高田间平整精度到3cm,畦田长度控制在50~100m内,在畦田长达大于100m的区域推广波涌灌技术,对于小麦等密植作物推广使用喷灌技术,灌溉水量采用0.65倍水面蒸发量,对于果树等经济作物可选用滴灌和小管出流等微灌技术,提倡利用土壤覆
为了解日尺度内农田水分运移特征和规律,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玉米抽穗期日尺度农田水平衡各要素的影响,为作物调亏灌溉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在黑河流域边缘绿洲设置农田定位试验,开展不同供水方式下玉米抽穗期日尺度水平衡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日时间尺度内,充分供水(SWS)、拔节期水分亏缺处理(DWSE)和抽穗期水分亏缺处理(DWSH)土壤贮水量变化分别为19.0mm、15.8mm和3.2mm,日
本文通过对野外坡沟系统进行不同流量(14L/min、18L/min、22L/min)、不同草被覆盖度(30%、50%、70%)和不同草被覆盖坡位(坡底、沟底)的放水冲刷实验,对坡沟系统侵蚀发生过程中的径流水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流量、草被覆盖度和草被覆盖坡位范围内,相同冲刷流量下,不论草被布设在坡沟系统的坡底还是沟底,随着草被覆盖度从30%增大至50%,坡沟系统的径流雷诺数R
表层岩溶带是喀斯特地区水分重要的赋存与运移空间,是该地区水文过程的重要控制因素,研究喀斯特坡地表层岩溶带发育特征及对坡地表层岩溶泉流量的影响,对喀斯特地区产汇流机制及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贵州普定县陈旗流域为研究区,通过探地雷达探测,分析了坡地表层岩溶带发育深度特征,根据表层岩溶泉稳定同位素分析,分析了坡地不同位置的泉流量成分及受表层岩溶带发育深度的影响.根据表层岩溶泉降雨出流过程实测
本文通过羌塘盆地湖水TDS值的分析,纳木错湖水位的连续监测及地层中灰岩溶洞群的发现首先提出羌塘盆地的地表水存在渗漏,并渗漏到了盆地以外的地区.而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的内蒙古高原地区存在大量的水资源,并且研究得出这些地区的补给源并非是当地降水,氢氧同位素数据显示内蒙古高原可能是羌塘盆地渗漏水的排泄区;氦同位素显示内蒙古高原地下水含有壳源或慢源氦的信息,地下水的循环与断裂带有关系.中国大陆的岩石圈是由
近40年来,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被超量开采,非饱和带逐渐增厚.在该区域研究降水入渗补给速率有利于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华北平原北易水河下游干河床上施工深度为6m和4.5m的两个钻孔.综合非饱和带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含水量、土壤水Cl-和δ18O剖面,结合研究区历史气象资料,利用非饱和带的氯离子质量平衡法计算了降水入渗补给速率,并恢复了历史降水入渗补给速率.结果表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平均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