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与电熔锆刚玉砖界面的EPMA研究

来源 :1985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电子探针研究了以R2O-BaO-SiO2为基础的玻璃与电熔锆刚玉砖经高温作用后的界面.测定了玻璃—耐火材料界面附近Si、Al、Zr、Ba、Ca、Na和K的浓度分布.发现在作用层内玻璃与耐火材料的组成都有明显的变化.对此,作者用离子扩散的观点进行了讨论.本文的结果表明,电子探针对玻璃—耐火材料作用界面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其他文献
依据玻璃结构和化学键的基本理论,润湿性能取决于金属基板原子和玻璃熔体中阳离子群,对玻璃中非桥氧价电子的争夺,即金属基板原子与玻璃中非桥氧离子的成键程度.从物理化学的
显象管玻璃的发霉(即风化)是电真空玻璃生产中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对平板、光学、器皿玻璃的发霉,国内外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对于显象管玻璃发霉的研究,发表的文献很少.为此,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第二部分是实验.作者提出一种玻璃与弹性体封接件的退火模型,它是把封接件的退火看成是由两个过程组成:(a)封接件中玻璃在结构松弛时,物理性
会议
近年来,为了实现节约每吨玻璃制品所耗的燃料,在熔窑技术要求、工作池以及供料通道等设计上,都已经作了很多改进。在熔窑方面,其结构精心设计,釆用良好的保温,使用外来玻璃熟料和二
会议
微晶玻璃和金属封接时,重要的是两者的膨胀匹配和封接处的微晶化控制。微晶玻璃的膨胀系数主要取决于主晶相种类,数量和形貌以及残留玻璃相,可以通过控制玻璃成分和晶化过程进行
本文是根据原电真空玻璃专业委员会于84年八月一日在无锡举办的《玻璃与金属封接》专題学习班上进行的专題技术交流讲稿整理而成.共分五部份.第一部份,介绍了各种类型的电真
会议
玻璃从原料熔化到料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热过程,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制品就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最佳控制,这就需要有一套可靠、有效的温度控制系统.我厂由康宁公司引进的池炉温
会议
我厂5号玻璃熔炉是用于生产灯泡玻璃壳的50吨池炉.它采用马蹄焰燃烧方式.燃料采用天然气.由于产品的特殊性,所以对温度稳定性要求较高;对液面稳定性也要求较高.所以对温度、
玻璃工业环境污染的程度,总体上来说不如其他化学工业那样严重,但不少玻璃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是相当严甭的,它们排出的污染物的浓度、设备运转发出的噪声,超过了规定的卫生标准
会议
玻璃池窑是玻璃生产中的主要热工设备,用于砌筑池窑火焰空间部位的耐火材料,国内大多采用硅砖,目前,有些池窑已将喷火口和胸墙改用电熔莫来石或电熔锆刚玉砖,大拱小炉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