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沉淀预处理对超滤运行效能影响研究

来源 :第六届海峡两岸水质安全控制技术及管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o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原水直接超滤和沉后水超滤比较,研究膜前混凝/沉淀预处理对超滤运行效能的影响。水质检测结果表明:超滤具有高效截留水中颗粒物和微生物的效能,能将出水中的浊度和细菌总数分别控制在0.1NTU和3CFU/ml以下,大肠菌未检出;混凝/沉淀预处理使水中CODMn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约22.4%和6.5%,有效降低了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跨膜压力监测结果表明:混凝/沉淀预处理通过降低膜表面的污染负荷,有效的缓解了超滤膜的可逆和不可逆污染。
其他文献
欧洲的饮用水处理行业面临着原水中不断增多的微量有机物污染,本文旨在研究使用反渗透和活性炭滤池组合工艺处理这些有机微污染物的水厂的运行效果,共研究了47种有机污染物的总去除率。结果表明,在反渗透膜试验中,大多数微污染有机物的去除率都很高,某些污染物的去除率则较低(一些极性小分子例如亚硝基二甲胺、草甘膦、疏水的苯乙烯类物质)。在反渗透与活性炭过滤联合作用下,除了非常小的极性分子NDMA(亚硝基二甲胺)
本研究利用粉煤灰除砷,考察碱洗和负载Fe(III)氧化物等不同的改性方法对去除As(V)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经碱泡和Fe(III)改性的粉煤灰吸附效果(Qe>35mg/g)明显强于未经改性的粉煤灰(Qe<1mg/g),在初始砷浓度为1mg/L,pH为中性的条件下,投加量为0.5mg/L,24h后砷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剩余砷浓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0.01mg/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发展过程、定义、分类及其净化机理。详细阐述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造、应用及净化效果。简述了人工湿地处理受污染黄河水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武汉市月湖、深圳市石岩水库的实例,证明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优越性。最后,指出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有效地净化受污染黄河水的可行性。
研究了分子筛固载Fe2+-Fenton降解水中甲基橙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甲基橙的降解率随Fe2+负载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反应温度、pH值和H2O2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常压、35℃、pH值为3、H2O2浓度为0.552mmol/L、催化剂用量为0.83g/L、反应时间为80min时,甲基橙降解率达到98.15%。反应符合二
本文对孤东水库水生物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用Vollenweider总磷负荷模型评价了水体营养状态。同时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确定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的投放量。实践证明,通过采用合理投放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的生态修复技术,使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效益显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直饮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直饮水的却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本文主要针对管道直饮水的净水工艺的阐述及运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其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用水量日益增加,以往单水源供水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多数城市都是多水源供水。但多水源供水给调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方法来分析管网中的水力及水质特征,为管理工作提供辅助。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主城区供水管网为研究案例,基于EPANET计算引擎,分析了多水源供水条件下管网水力学和水质学参数特征,进而为管网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广西城市供水水源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中呈流域分布的特点,水源的特征性指标与自然背景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对水源的特征性指标的全年表现和不同水系与流域的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水系和流域水源的水质特征有共同点也呈现差异性。全流域水质特征主要表现为西江水系同属于中性偏弱碱水质;各水系和流域的水硬度有明显的第次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以西江水系为主的地表水是广西城市供水理想的水源,水质特征对后续的水处理工艺非常有利。
半导体厂晶背研磨(back-side grinding,BG)废水富有高浊度及细粒径特性,主要由纯水与细微无机颗粒所组成,其浊度范围介於1,325~3,220NTU,pH值6.8~7.2,平均粒径小於1.0μm,导电度为14~18μS/cm,因此若将其处理并回收再利用,应具有相当程度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以BG研磨废水,以一连串物化处理程序降低废水浊度,改变其原有高浊度细粒径之水质特性,进而减缓废水处
在黄浦江水源水质监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浦江水源在线水质监控与预警系统,讨论了预警平台系统的功能模块,选取了包含常规指标、有机指标和生物指标的在线监测指标,并对预警方法和三级联动监测体系进行了研究,最后阐述了监控与预警系统平台的开发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