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冬季风场特征模态与我国气候的关系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ao1981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NCEP/NCAR 1951/1952~2003/2004年东亚冬季1000hPa风场进行向量EOF分解,研究其第一特征模态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我国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EOF1时间系数能够很好地刻画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变化.强(弱)EOF1时间系数时,冬季我国气候冷、干(暖、湿),次年春季东北及河套等地区的温度明显偏低(高);次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明显偏少(多),华北和华南降水则偏多(少),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的温度偏高(低),华南及两南地区夏季则温度偏低(高).
其他文献
在薄云薄雾条件下拍摄的卫片、航片,对比度低,目标物严重淹没于背景中,很难辨认.传统的处理方法要么进行灰度变换增强,要么进行滤波消噪。前者能增强图像对比度,但会相应放大噪声,而后者对低对比度图像的处理效果又不太理想。本文根据图像自身特点及其灰度分布区域特性,引入图像灰度非线性拉伸增强算法并加以改进,同时用小波阈值去噪来抑制灰度拉伸而放大的噪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方法是很有效的.
本文针对2003年7月8日吉林省一次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探测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文章利用热线含水量仪、PMS及GPS等探测仪器所探测的资料,结合天气、卫星和雷达资料对云的宏、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云体各层微物理结构的变化,为人工增雨寻找最佳潜力区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利用美国粒子测量系统(PMS)对吉林省5-7月降水性层状云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同时进行了科研探测,取得了一批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后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云层的配置其云中过冷水含量不同,吉林省的降水性层状云主要分为三种云型:Ns、Asop-Scop、Astra.其中Ns云型的云中过冷水含量最大,达到0.2737g/m3,其次是Asop-Sccop云层,其过冷水含量为0.1693g/m3,过冷
714cdn型雷达是中国气象局指定布点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先进,性能良好,但由于布点时间不长,技术支持与保障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使用运行中,我们发现该雷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叙述了该雷达在使用中出现的几例硬件故障的分析处理过程,供使用该雷达的台站技术人员参考和交流.内容主要选用发射机故障和天线伺服系统故障个例,以该雷达的结构、电路原理为基础,运用文字叙述、电原理
根据1967~2002年河北省沿海地区10个气象台站逐月平均风速资料,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线性倾向估计、滑动T检验法,对风速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均呈减小趋势,其中9个站通过95%显著性检验,减少趋势明显,仅1个站减少趋势不显著.2)风速减少最显著的月份是1、3、4、12月,其次是2、5月,再次为6、10、11月.3)各站年
本文采用华北地区26站夏季降水资料、ECMWF资料、NOAA海温资料,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夏季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期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为华北夏季降水由偏多时期向偏少时期的调整期,七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为华北降水偏少期.太平洋
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4年黄河源区湿地卫星遥感监测解译资料和1962年以来玛多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湿地和气候变化特征,定量判别了造成湿地减少的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的贡献率,揭示了气候因子与湿地减少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黄河源区湿地动态变化特征呈现出河流、湖泊、沼泽湿地面积的萎缩和湖泊斑块数的减少,以及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向滩涂湿地转化的退化特征;尽管黄河源区气候变
本文利用1978年12月~1979年9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WMF)再分析数据作为准观测边界条件驱动25km水平分辨率的PRECIS,模拟了四种模拟区域对25km分辨率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5km水平分辨率的PRECIS在四个不同模拟区域下都能较好的模拟出宁夏地区的平均温度和降水,尤其是对降水的模拟效果更好;不同的模拟区域对PRECIS的模拟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在较小
1992年6月由180多个国家政府首脑出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正式批准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同时开放供各国政府签署.这是联合国在保护人类环境方面做出的一项最重大的国际公约.其深远意义将会在今后几十年逐渐显现出来.就气象领域而言,这更是一个空前未有的由联合国制订并具有政治经济意义的气候方面的国际公约.这个公约从酝酿,发起,起草,谈判,到批准和签署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在整个
本研究从近些年多个气候模式考虑各种强迫,对于中国20世纪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分析以及21世纪人类排放影响气候变化的预估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思考全球气候模式应该如何发展.从中国20世纪变暖的模拟提出,气候模式应该如何反映近50年明显变暖的各种可能的物理反馈机制?从近50年中国极端温度变化的模拟提出,气候模式是否需要考虑更合理的参数化过程?从对1998年的个例模拟提出,气候模式如何能够更好的模拟出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