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进校园的可行性及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保护·研究·传承——2021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wz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1918年开始,国家教育和体育部门就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将武术引进校园的相关政策,开展武术进校园工作,无论是从学生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传承需要,武术进校园已成为武术推广的重要形式。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方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式摔跤"进行研究,从"中国式摔跤进校园"的视域探索弘扬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当代路径,以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武术科学发展的研究目的。研究结果:一、"中国式"摔跤具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武术的一个重要分支。自古就有远踢近打,贴身摔的说法。摔跤不仅能培养人的力量、速度、灵巧、柔韧等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拼搏精神。能提高我国大、中、小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和机体强健,"中国式摔跤进校园"方案能够满足学校武术推广的技术需求。二、目前在成都已经有多所在初高中学生接触这一项目,许多学生在放学后,很愿意选择学习中国式摔跤。"中国式摔跤进校园"方案的实施已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效应。三、中国式摔跤如今在民间依然活跃,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其自身独有的魅力。全国各地都有民间的中国式摔跤基地、训练馆、摔跤俱乐部的训练。大多数是来自于曾经从事过中国式摔跤练习的运动员或者是爱好中国式摔跤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的。为中国式摔跤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响应。研究建议:首先,"中国式摔跤进校园"方案在我国的高质量开展应统一教材,组织相关专家编撰易学、易练,并具有健身、防身的相关教材,从而建立"中国式摔跤进校园"的教材标准;其次,要优化师资管理,"中国式摔跤基地"应发挥主体优势,做好中国跤师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再者,应以多样地教学方式开展"中国跤进校园"的教学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政府层面应进一步落实武术进校园的相关政策,优化小、中、大学校武术发展的渐进性,促成武术非遗项目和学校的有机联动,从多维度为武术进校园的高质量推进提供政策保障。在今后中国式摔跤发展的道路上,不能只局限于在专业的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而应该加强各省市、地区中国式摔跤项目的发展,并且组建专业队。要利用好中国式摔跤适合青少年增强体质,促进生理、心理发育的优势。小学年级业以余训练的基本技术为主,进行少量的对抗实战,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初高中年级可以逐步结合实战训练,在学校或社会竞赛方面多开展一些年龄组的比赛,为挑选后备人才创造环境与机会。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从教材、师资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论述"中国式摔跤进校园"的可行性以及发展路径,通过综合分析后认为,"中国式摔跤进校园"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中国式摔跤进校园"方案的科学开展应建立在统一教材、优化师资、教学多样、政府保障等方面的基础上。
其他文献
<正>Dr.John J.Deeney,李达三博士,于2022年5月24日晨,在美国宾州匹兹堡寓所去世,享年91岁。在我的年龄之上的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大约很少有人不知道李达三这个名字的———我这里说的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不仅仅是指中国内地的学者,也包括台湾、香港两地的学者。因为李达三是中国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先驱者,他不仅是首倡“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学者,而且身体力行,从1965年开始,他把比较文学这
期刊
课程思政是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其本质在于立德树人。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试点,进行了两个周期的课程思政建设,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融德于教"立体多元化融合式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及措施。文章着重从师德建设、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介绍了思政元素的"深挖"方法和"巧融"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进一步加强"五育并举"
【目的】探究洞庭湖流域生境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洞庭湖流域1980—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进行生境质量定量评估,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生境质量变化对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响应。【结果】1)近40年间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呈现出耕地持续萎缩、林地基本稳定和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等主要特
结合辽宁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工作实践,总结和梳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多要素内容、多元化途径融合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策略。
2022年鄱阳湖流域发生了极端的干旱事件,综合评估其干旱程度对于探究流域旱情变化规律、开展抗旱保供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鄱阳湖“五河”和湖区1960~2022年逐月降水、径流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指标评估鄱阳湖各分区干旱程度,分析了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合大气环流指数初探了旱情成因。结果表明:2022年7~10月鄱阳湖流域降水和径流相比历史同期明显减少,不同分
红色文献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有助于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和服务育人能力的提升。文章对红色文献概念与特征进行概述,梳理了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所赋予的时代意义,探讨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客观现状,从明确建设目标,完善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彰显服务特色;打造红色体验空间,增强服务吸引力;创新推广方式,延伸服务触角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科学实验,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运用科学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探讨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即合理设计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发挥问题导向作用,让学生靠近高阶思维;搭建阅读学习“支架”,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注重阅读细节剖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借助思维导图优势,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拓展阅读教学范围,增强学生的高阶思维。认为教师应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其深入思考文章主题和思想内涵。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过程,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健康战略和区域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如何提升该学历层次学生培养质量是各教学单位和培养机构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培养过程中的多个环节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本单位取得的培养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优化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建议和方法,为今后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叶蝉亚科Iassinae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角蝉总科Membracoidea、叶蝉科Cicadellidae,是叶蝉科中较大的一个亚科。目前全世界已知12族155属2200余种,中国已知5族10属89种。本文概述了叶蝉亚科国内外研究概况,较为系统的整理和记述了我国叶蝉亚科昆虫种类,基于COI基因序列对该亚科部分属种进行雌雄配对,并应用形态特征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