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冰嬉文化形态及其价值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ong_7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自我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以来,全国人民对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燃起了一股热情。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但相比夏奥会,大众对冰雪运动的了解还比较陌生,对冰雪文化的溯源、发展和流变更是知之甚少。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冰雪运动来说,更是如此。冰上运动——俗称"冰嬉",古代发展过程中在清代更为盛行,所以剖析清代冰嬉文化的存在形式和价值意义,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冰雪运动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对记载清代冰嬉的著作和诗词进行考证,深入挖掘冰嬉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古代滑冰运动的生产工具和清代满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以文化形态的视角探讨清代冰嬉文化的价值。研究结果:3.1清代冰嬉文化形态各要素根据文化分层理论,清代冰嬉文化形态可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器物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和思想精神层。3.1.1器物技术层主要分为器物和技艺。《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冰鞋以铁为之,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不能暂止。还记载有:冬至以后,水泽腹坚,则十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皆有冰床,一人拖之,其行甚速。根据史料记载,清代的滑冰器物用具主要采用冰鞋、冰床、狗车和爬犁等。清代的冰上运动类似于现代的滑冰运动,也是丰富多样,包括抢等(现代的速度滑冰)、冰上蹴鞠、抢球、转龙射球、打滑挞、摆山子、冰上杂技、花样滑冰等。3.1.2制度习俗层冰嬉被钦定为"国俗",并制定了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清朝历代帝王对冰嬉高度重视,特别是乾隆帝,并将其作为八旗训练的主要内容,每年举行大典,由皇帝和王公大臣检阅。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官方管理制度和民间管理制度。在任何的清代冰嬉项目中,都有不同的规则和管理制度,而且清政府还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对冰嬉器物进行管理,对参与人员、士兵等分配管理。3.1.3思想精神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信仰之美。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满族人民,大雪纷飞,冰天雪地,为克服重重阻碍,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创造出生活生产工具。由于清代当时对冰嬉文化的高度重视,出现了很多的诗歌词赋、著作和绘画,如《冰词赋》和冰嬉图,显现出一种文艺之美。信仰之美体现为民间冰嬉活动中团结协作、奋勇进取的民族精神、百姓对强身健体和祛除百病的美好愿望,体现为臣与兵对朝廷的忠诚和信仰、君王彰显制世之道,体现皇恩浩荡、弘扬国威。3.2清代冰嬉文化的价值清代冰嬉文化创造出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军事价值。中国最早的冰上活动是《山海经》的记载:"有丁灵国,其民膝下有毛,马蹄善走,日行三百"。冰上活动从唐朝到明朝,都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而元代以后,由于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发展,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冰嬉活动盛行。努尔哈赤建立清朝后,将滑冰活动带入了皇宫,将军事滑冰作战演变为了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冰嬉",并将冰嬉钦定为国俗,形成制度。清代的冰嬉不仅传承了之前的活动习俗,将冰嬉与军事结合,还从实用性发展为娱乐性的宫廷活动、皇家大典,成立专门的组织部门进行严格管理,为清后期的冰上运动繁荣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清代的冰嬉文化还诠释了冰雪运动文化的真谛。我国自古就蕴含着丰富的冰雪文化,春秋的《山海经》、《隋书》、《新唐书》等都对冰上运动有相关的记载。这些清代之前的冰上活动,在整个冰雪文化中有点缀作用,但不是成熟的冰雪文化。在清朝,出现了各种杂记和史籍,如《清语择林》、《满文老档》、《冰词赋序》、《燕京岁时记》、《清朝野史大观》、《冰嬉图》等,都记载了清朝的滑冰盛况,清代的冰嬉可以称为是古代更成熟的冰雪文化。清代的冰嬉文化还创造了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中国的冰雪文化源远流长,是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满族人民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创造出的行为价值,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作出了巨大贡献。清朝时期,与巴尔虎特交战,努尔哈赤被困,援军利用乌拉滑子侵入敌军,大获全胜。在军事作战中体现出了士兵将领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精神。冰上运动从最初的生活生产,到发展为国俗,创造出了更多的技艺,如冰上杂技、冰上表演等,从最初的自然之美,到具有美学特征的高超技术被创造出来。研究结论:清代冰嬉文化形态并不是文化与形态的简单相加,是依据文化分层理论,通过器物、制度和精神表现出的形态。它的价值意义广泛,具有历史价值、军事价值和审美价值等。在2022年的冬奥会积极筹备中,对冰雪运动文化的普及、冰雪运动参与度的提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传承和发扬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清代冰嬉文化之精华,对充分认识到现存历史遗产的文化价值、建立健全文化保护制度以及现代社会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开展的导生制共同学习教学变革项目,是体现“学生为中心”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学习场景和情境的构造和学习评价的重新设计为突破口,利用学生学习过程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让学习真实发生,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中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之下,百货零售行业尤其是小城市的百货零售行业发展迅速,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上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除了优化自身产品与服务之外,如何对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也日益成为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一项重要问题。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构建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
如今“直播带货”事业的迅速发展,大量KOL (Key Opinion Leader)KOC (Key Opinion Consumer)也即是意见领袖,迅速蹿红,“带货主”(influencer)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在阅读和吸收已有文献基础上,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问卷收集消费者的感知评价,再使用SPSS运用描述性统计建立观看直播带货的用户画像。运用AMOS建立
<正>面向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时代环境,要精准探寻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管理协同发展的融合点和影响因素,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本文将结合《现代农业经济学》一书,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管理协同发展的背景,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管理协同发展的核心要点及实施策略,以期为当前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期刊
<正>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管理需要以农业现代化作为支撑。因此,要协同发展理念为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管理协同发展,以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现实需要。本文将结合《现代农业经济学》一书,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管理协同发展要点,探索推进二者协同发展的建议对策,以期为当前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期刊
<正>"疫情期间,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成为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因此,加快提高护理人员培养规模和质量水平十分重要。"今年全国两会,车秀兰代表带来了一份《关于全面提升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能力加快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车秀兰认为,职业院校是培养护理人才的主要教育机构,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积极开设护理专业,加快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是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主要途径。
期刊
本文观察一种自主研发的新型利器盒,用于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干预后的效果观察。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7个病区在岗护理人员126人使用原有利器盒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12月7个病区在岗护理人员132人,应用新型利器盒进行分拣损伤性锐器为实验组。对比使用2种利器盒后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对比护理人员对治疗操作后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分拣的正确执行率、依从率。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人
<正>在百年现代中国文学的版图之中,乡土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新文学发轫之初,鲁迅、茅盾、沈从文等文学大家即以不同的视角和笔法奉上经典之作,不仅引领乡土叙事之风,也为新文学整体发展奠定了历史基业。此后中国文学的浩荡百年路,革命、救亡、建设、改革在不同时期交替而为叙事的“主旋律”,但乡土叙事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始终活跃,并形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经典谱系。然而,新世纪以来的乡土叙事面临着新的考验,伴随
期刊
引导与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双赢之举。大学生返乡创业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五个助力”的价值逻辑。通过对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开展问卷和访谈,在分析大学生“不想、不敢、不能坚持”返乡创业的现况后主张,内外合力,让大学生“想”返乡创业;多方引导,让大学生“能”返乡创业;全面支持,让大学生“敢”返乡创业,从而建构大学生返乡创业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