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链球菌与远缘链球菌基因型在维吾尔族儿童中的分布及其与重型婴幼儿龋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九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w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致龋相关变形链球菌(mutans Streptococci,MS)与重型婴幼儿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相关性.方法:参照美国儿童牙科医学会(AAPD)诊断标准,病例组32例重度婴幼儿龋患儿(S-ECC组)及对照组32例无龋儿童(CF组),收集口腔菌斑样本行细菌培养,根据形态学特征分离并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鉴定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 ,Sm)及远缘链球菌(Streptococcus sobrinus,Ss),利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rbitrary primed-PCR,AP-PCR)对变异链球菌属临床分离株基因组DNA行基因分型,分析变异链球菌及其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儿童Sm检出率为82.8%(53/64),Ss检出率为29.7%(19/64),Sm及Ss检出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及对照组儿童Sm基因型分别为1~6种及1~5种,Ss基因型为1~3种.病例组中携带一种以上Sm基因型的个体占75%,携带一种以上Ss基因型的个体占15.7%;对照组携带一种以上Sm基因型的个体占59.4%,携带一种以上Ss基因型的个体占12.5%.S-ECC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显著高于CF组(P<0.05).Sm基因型数与dmft呈正相关(r=0.439,P<0.05).结论:Sm,Ss临床菌株间存在基因多态性且个体携带Sm基因型越多,可能会增加患龋危险.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CBCT研究和比较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态,以了解对侧同名牙的特殊结构,有利于离体或在体研究中选择基线一致的牙,也便于临床医生了解更多对侧同名牙的形态特点.方法:收集104位患者的成对上颌第一前磨牙(共208颗)CBCT影像资料,通过One Volume Viewer软件分析比较来自同一患者的对侧同名牙的牙根数、根管数、根管类型、根管工作长度、根管弯曲情况.利用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
会议
病历摘要:患者,女,33岁,无系统疾病史.因修复科转诊至我科行根管再治疗左上后牙.常规降胎,去除冠方原充填物,揭全髓室顶后,术中探及近颊2个根管(MB1、MB2)、远颊2个根管(DB1、DB2)及腭侧1个根管,共5个根管,其中腭侧根管内探及原根管充填物.R-Endo器械去除腭侧根管原充填物后,常规机用镍钛Mtwo根管预备后,试尖,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技术行根管充填,术后一周行冠修复,术后2月回访无任何
会议
目的:探讨无定形磷酸钙加入渗透树脂后对树脂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脱矿液建立人工龋模型,使用渗透树脂(A组)及加入了无定形磷酸钙的渗透树脂(B组)对模型进行渗透并使用紫外线照射对标本进行老化.通过计算老化前后的ΔE(色差值)来探讨纳米无定形磷酸钙加入渗透树脂后对树脂颜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两组在经紫外线照射后颜色均发生了变化,且ΔE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经过24小时的照射后,两组的颜色趋于
Objective: Dental caries i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childhood disease in the world.However, there has been few knowledge about the oral microbiota of childhood from different races.The aim of the stud
口腔微生物群落可通过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维持稳定,维护口腔健康.近期研究表明,从口腔健康人群分离出的非变链类链球菌——寡发酵链球菌可以通过生成过氧化氢来抑制变形链球菌.目的:菌斑微环境pH值是龋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pH环境对生物膜中寡发酵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间拮抗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寡发酵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单独接种、或者以1∶1比例混合接种于96孔板中,采用主动黏附模型(activ
目的:环二腺苷酸(c-di-AMP)是一个新发现的第二信使分子,调控多种细菌生理活动,如调节细菌的生长及毒性、细胞膜稳定性和耐受应激的能力等.目前该分子在口腔主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中的研究还是空白.故本研究试图探索c-di-AMP信号系统在变链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SmDacA (SMU.1428c)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腺苷酸环化酶.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外源性的表达和纯化,通过高效液
随着对龋病认识的不断深化,目前采用非手术干预性治疗或微创技术治疗龋病成为可能.其前提是对龋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发现龋病损害首先是通过使用规范化探针,作肉眼观察,按国际通行标准ICDAS进行记录.更为客观的检查方法包括影像技术、电学技术,增强视觉技术和荧光技术,这些方法有助于发现早期龋损,并能对龋损程度进行定量诊断.
会议
目的:构建可示踪的防龋DNA疫苗pVAX1-SA-EGFP,观察其是否在真核细胞HepG-2中表达。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基因片段egfp和连接肽基因片段克隆入载体pVAX1-SA中,并与pVAX1-SA中的目的基因片段spap/A形成融合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VAX1-SA-EGFP,利用电泳和测序验证重组质粒的大小、序列;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免
目的:评价AgNPs凝胶处理的牙本质抵抗Efaecalis的附着和生物膜形成的能力.方法:将200个牙本质片平均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Ca(OH)2糊剂组、2%洗必泰(Chlorhexidine,CHX)凝胶组、0.01%和0.02% AgNPs凝胶组.标本经上述药物处理7天后接种E.faecalis悬液,37℃厌氧培养1天或7天.SEM定性评价E.faecalis对牙本质的附着和生物膜形成情况,
会议
龋病、牙髓根尖周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门诊患者的60%,与其他临床医学相比较,在治疗过程中其医疗风险相对较少,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医疗风险,如果沟通不畅或者考虑不全面同样会产生许多问题,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根管治疗中的器械折断、髓底或根管侧穿、麻醉意外、诊断不准确等等.本讲座就围绕此方面的问题结合临床经验和体会,从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的风险预防和考虑以及医患如何进行沟通等方面进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