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拉通克岩体中角闪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来源 :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喀拉通克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群因含有重要的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而倍受地学瞩目.对于该岩石群原始岩浆地幔来源一直存在争议(Li et al.,2012;姜常义等,2009;秦克章等,2014).本文利用岩体中原生角闪石的岩相、主微量元素特征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来探讨喀拉通克岩体群原始岩浆的地幔来源.喀拉通克岩体群位于中亚造山带北部,由13个岩体组成.主要岩石类型有角闪辉石岩、角闪橄榄苏长岩、角闪苏长岩、角闪辉长岩、闪长岩.岩体中角闪石呈自行长柱状或它形嵌晶状结构,具有均一干涉色,角闪石-斜长石的平衡温度大于800℃,指示其为岩浆成因,而非热液蚀变的产物.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学者引入、吸收国外非常规油气地质理念,创新发展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并取得一系列的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建立了陆相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与砂质碎屑流及富有机质黑色页岩细粒沉积分布模式,揭示了陆相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富集的层序特征与分布规律;2)创新发展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理念,明晰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10个基本地质特征和2项关键标志,为大面积非常规油气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3)通
风城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东北部.该区稠油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储层,原油具有明显的"三高四低"特点.受生物降解作用,原油中正、异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基本完全降解,藿烷、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严重降解,部分被完全降解,部分样品25-降藿烷也被完全降解.对于遭受严重生物降解的原油,由于当甾、萜类的生物标志物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油源研究中常用的宏观的气相色谱指纹到分子级的生物标志物指纹方法已经不再适
页岩油常以互溶态、吸附态和游离态赋存于泥页岩地层内,且以吸附态和游离态为主要赋存方式.互溶态页岩油吸收于干酪根,几乎不动(即不可采),而吸附-游离态页岩油是潜在可采的(即可动的);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游离态页岩油是最具有可采性的部分.本次研究中,建立了页岩油赋存(吸附、游离)的定量评价模型,并在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泥页岩进行了应用。模型评价结果与OSI方法具有可比性。研究表明,对于一定的孔隙形态,页岩
板桥斜坡区是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夹持于沧东断裂和滨海断裂系之间的大型旋转掀斜斜坡,西南侧与沈青庄低凸起相连,东部和南部与港西凸起相接.以大张坨断层为界,其下倾方向与板桥次凹相连形成低斜坡,上倾方向与滨海断裂构成板桥高斜坡,板桥斜坡区含有明化、馆陶、沙河街组多套含油层系,不同烃原岩演化程度不同,油气分布复杂且类型较多,油源分析不清因此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原油地球
从页岩气形成、储存、成藏机理与开发潜力等方面分析,页岩具有源岩和储层双重属性,其本身既是天然气源岩,也是天然气储层.对应地,对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应该包括页岩生气性和储集性两方面的评价,单一评价页岩的生气性或储集性都不能够客观地、全面地评价页岩气勘探潜力.本文介绍两种新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方法,即岩相学方法和三参数方法。页岩岩相学是指页岩总有机碳(TOC)、脆性矿物(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等)含量、
我国湖相泥页岩中蕴含着巨大的资源潜力,但页岩油产能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页岩的致密性制约了页岩油的可动性.这与我国湖相页岩主要位于成熟度并非很高的油窗阶段,油质较重、流动性较差有关,同时也与湖相泥页岩粘土矿物含量较高而可压裂性较差有关.因此,页岩储层的品质(分级评价)、可压裂性、尤其是页岩油可动性/可动量的评价对页岩油“甜点”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济阳坳陷为例,在对比各类页
页岩含烃饱和度及有机碳含量大小直接影响页岩油气勘探潜力.美国Maverick盆地鹰滩组(以下简称EF)页岩油已商业开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页岩有机碳含量高,平均为4.5%,分为上下两段,下段有机碳含量高,也是主要产油层.本文通过对EF页岩含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含烃饱和度=100%)分析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烃源岩生排烃与有机碳关系可以确定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然而达到有效烃源岩的
本文宣传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发出"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分析了我国目前为什么勘探开采深度大多小于500米,简介了"蒸发沉积有机酸盐"生油气机理,指出:"蒸发沉积有机酸盐"生油气机理可为习主席"向地球深部进军"号召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华南地区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发育着大量的富有机质页岩,不同地区页岩成因及形成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基于重庆石柱地区漆辽剖面五峰组和龙马溪组30件页岩样品岩石学特征、主量与稀土元素等分析数据,对该区奥陶纪—志留纪之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与沉积模式展开研究.综合古气候、古构造与古环境演化等特征分析得出:四川盆地石柱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可分为5个阶段,不同阶段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和陆源碎屑输
青海省大柴旦镇长征沟铁多金属矿位于柴北缘早古生代结合带赛什腾山北西-南东向构造带内,该带为小赛什腾山-阿木尼克山加里东、华力西期金、铅、锌、铜成矿带,具有较好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李欢等,2010;陈文林等,2010).该成矿带大体成NW走向,从北西到南东依次有小赛什腾山铜矿、野骆驼泉金矿、红灯沟金矿(李欢等,2010)、红柳沟金矿(宋生春,2006;贺领兄等,2006)、青龙沟金矿(林文山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