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月经症状及应对措施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妇中学生的月经情况,影响因素及获得月经知识和帮助的来源,为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徐汇,闸北、浦东、闵行四区6所中学高一、高二全部女生1116人,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回忆法调查所得平均初潮年龄为12.94±1.17岁:高中女生普遍存在月经问题,痛经最常见(发生率为58.3﹪),其次为经血过多(39.4﹪)、经期大多数女生(64.8﹪)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但是仅12.1﹪的女生会因月经症状就诊,大多数女生获得月经知识和帮助的来源是母亲和同学朋友.结论 高中女生月经症状普遍存在,仅部分女生寻求到有效帮助,所以在加强对成年女性月经知识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和提供相关服务,让女生获得更多的月经知识并增加她们处理月经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为了了解C-T-C方法在我国小学营养教育中的可行性及效果,鼓励儿童参与自身营养促进,发展积极学习和传插健康知识的技能,于2002年3月7月在山西省大同市用C-T-C方法作为载体,以干预饮食行为切入口,对1100多名小学生进行了营养教育.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结合国外对C-T-C方法的研究经验以及我国目前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情况提出C-T-C营养教育模式.
目的 探讨远期责打与儿童个性倾向、应对方式、自尊水平以及生活满意度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以某农村初级中学82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报告法调查儿童受责打情况,评定艾森克个性测验(EPQ)中的个性维度、自尊、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等个性心理特征.结果 EPQ中P分远期责打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2.736,P(0.01);N分远期责打组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显著性(t=4.126,P(0
目的 探讨在学校开展预防HIV/AIDS教育、关怀HIV感染者活动的途径及方法;为今后更有效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的师资培训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方法 对81名骨干教师进行20学时以预防艾滋病,关爱感染者为主题的培训,通过培训前、后两次问卷比较,作近期培训效果评价.结果 培训后,受训者知识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态度发生正向转变,但不同地区受训者在知识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在知识提高、态度转变的同时,对学校健康
目的 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从2001年9月到2002年3月,所有到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为调查对象,由专门医生填写病人调查情况,并收集粪便标本.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病人阳性检出率56.46﹪,G3型(47.46﹪)为主要流行病毒株.从病人的体征和症状分析,轮状病毒更多的会引起脱水症状.1岁以
目的 分析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140名医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编人际关系状况调查表,测试人际关系状况;采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测试人格特征.结果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总体上为是否为班干部、稳定性、恃强性以及次元因素内向与外向型;亲子关系主要影因素为生源、次元因素适应与焦虑;同学关系主要影响因素为
目的探讨和评价太原市重工业区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神经行为发育现状.方法采集脐带血,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水平.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价指数(NBNA指数)评价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结果重工业区的新生儿血铅水平比市区的平均高2μg/dl,NBNA指数平均比市区的低,且它们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工业区的新生儿血铅平均水平高于10μg/dl且高于市区水平,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使用本文作者深深地认识到:作为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具有家长代理人,学生的知心朋友的身份,其核心是心理教育.因此,教育应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家庭环境在孩子品行形成过程中作用至关重要,孩子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在家庭"摇篮"中生活、娱乐、成长.父母不但要给孩子提供成长的物质条件,还要对他们的精神、品质正确引导,给他们尽可能多的爱.据统计,在我国有1/3的青少年犯罪都是来自不良家庭.美国医学会曾做过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有关青春期危险行为的调查报告,结果表明,学生和青少年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的关怀、理解和爱越多,出现酗酒、吸毒、吸烟、自杀和性乱交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地区学生营养干预的效果和对策,为改善广西学生营养和生长发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汉壮族地区分别抽取中小学校各两所,实施营养干预措施后观察效果.结果干预后汉壮族地区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都有明显提高,汉族地区好于壮族地区.干预后只有壮族地区中学生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干预后汉族地区学生形态、机能指标变化不明显,壮族地区学生体成分和机能指标向有利方面发育.结论
目的 运用合理行为理论,对北京市中学教师提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向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 在北京市60所中学中选择188名健康课程相关的教师邮寄自填式问卷.结果 回收并有效问卷100份.教师对提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向性受其态度和主观压力的影响,,主观压力的影响大于态度.结论 合理行为理论可以用来研究中学教师对提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向性研究.为提高教师的行为意向,建议进一步开发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