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单词的错误记忆现象存在着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即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模糊痕迹理论和联想激活理论都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本研究通过提示儿童猜测DRM词表中的关键诱饵词,验证模糊痕迹理论和联想激活理论哪个能更好地解释错误记忆发展性逆转现象。在预实验中,通过对关键诱饵词的联想,我们对小学二、四、六年级生概念联系的发展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三个年级儿童对关键诱饵词的联想率显著相关,即儿童对特定概念的联想水平一致。正式实验材料为预实验中得出的8组DRM词表(每组15词)。实验为4×2设计,4即儿童年龄,分学前(5岁)、二年级(7岁)、四年级(9岁)和六年级(11岁)组,为组间设计;2即实验操作,分经典DRM范式和提示儿童猜测关键诱饵词两个水平,为组内设计。结果发现,儿童在经典DRM范式组和提示猜测关键诱饵词组的错误回忆率没有显著差异,5岁组的错误回忆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实验结果没有交互作用。这一结果验证了模糊痕迹理论,即错误记忆的发展性逆转,是由儿童要点表征加工能力发展所致。通过分析关键诱饵词的猜测正确率发现,要点表征加工能力的发展关键期在5(学前)到9岁(四年级),9岁(四年级)和11岁(六年级)儿童对关键诱饵词的猜测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在错误再认方面,4个年龄组的错误再认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回忆和再认的认知机制不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