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终关怀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肿瘤科癌症晚期患者的应用

来源 :2016河南省肿瘤专科护理理论与技术创新进展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终关怀是指为了那些得了不愈之症的病人提供一种积极的综合照护,提高其生命质量,主要是疼痛控制,减缓身体不适,同时积极处理病人及家属在心理、社会和心灵上的问题.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国际抗癌联盟统计:到2020年,全球将每年增加到1500万癌症患者.中国每年新发生的癌症病人约160~200万,死于癌症的病人约130万,在大中城市已居全部死因的首位,在农村中居第二位,且某些肿瘤如肺癌、肝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呈不断上升趋势.在经历了治疗-复发-治疗的不断循环过程,耗费了大额的费用和精力,绝大部分癌症患者最终仍不得不面对死亡这一残酷的现实.当癌症晚期患者面临濒死阶段的恐惧和不安,遭受疾病痛苦的折磨,以及整个家庭所承受的巨大大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时,如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起步晚、发展慢,要想加快发展,就要充分了解中国临终患者的需求,探索出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我科开展了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临终关怀工作.
其他文献
胃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较差,5年的总生存率为30-50%.老年人发生较过去明显增加,在年青人中也较常见.中国胃癌主要发生在50-60岁年龄的人群,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是治疗胃癌的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化疗后,需经过一个阶段的化疗间歇期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化疗.化疗间歇期因患者自行在家休养,极易发生肠梗阻,甚至引发酸碱及电解质平衡失调,造成肠坏死、腹膜炎等,甚至造成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导管经外周静脉进行穿刺插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置管术,为临床长期输液和肿瘤化疗等提供安全便捷和无痛苦的静脉通路.目前已在各大医院广泛使用,为肿瘤患者化疗提供了方便,但是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需出院带管回家休养期间,由于对PICC规范化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专业指导,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维护不便,可能出现一些护理问题,如何提高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和依从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及食品安全的影响,胃癌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化疗可以控制肿瘤病灶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但是,多数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化疗进程及患者的生活质量.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高,放射治疗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由于其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55%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中,手术治愈占49%,放疗治愈占40%,化疗治愈占11%.有约70%的肿瘤患者在病程中需要放疗,放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还会损伤正常皮肤组织。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患者照射皮肤会引起放射性反应。
放射治疗作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患者对癌症治疗结局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不少病人都经过手术、化疗,有不同程度的身体结构破坏.如:乳腺癌病人乳房被切除,颅脑手术后,喉癌术后留置气管套管、直肠造瘘术后、化疗后的病人脱发等.另外,还有经济的压力等,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冲击,容易出现敏感、怨恨、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意志力和对待放疗的态度.上述心理状态不利于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恶性肿瘤除要求提高疗效、延长病人生存期外,也重视并尽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QOL).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癌症,在中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且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发病日趋年轻化,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无论是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还是生物治疗,人性化护理对病人康复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泛而充分的肯定.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放疗中人性化护理的作用.
临床效果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常规护理服务已经不再适应新医疗形式的发展,”尽早康复”以及“尽量减少医疗费用”已经成为新时期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本院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住院进行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发现其护理效果良好.
食管癌是我管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生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绝大多数发现时已为中晚期.放射性治疗是利用放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破坏或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约70%恶性肿瘤患者需要采用放射治疗,中国约有9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对放疗比较敏感.但放射治疗时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组织和器官,它也会给患者带来一些
妇科肿瘤患者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会阴部皮肤损伤,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为了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有关因素,对收治的宫颈癌患者行放疗全程观察,对可能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9个变量,分组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同时进行多因素分析及混杂因索的调整,最后筛选出真正有意义的皮肤损伤9个相关因素.做好有的放射皮肤防护,使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缩短了
鼻咽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30-60岁多见,病理诊断多为低分化癌,因鼻咽癌解剖学特点、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决定了放射治疗成为其首选的及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放疗中由于颞颈关节及张口肌群直接暴露于照射野,放射线对机体组织引起创伤效应,颞颌关节处吸收剂量高可发生关节硬化,而肌肉经相当剂量照射后可发生退行性变,出现肌肉萎缩纤维化,致使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出现张口困难口.放疗后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