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隐裂综合征患者的咬合特征,观察隐裂综合征患牙的牙体磨耗情况。从(牙合)学角度探讨隐裂综合征的病因及咬合异常、牙体磨耗与隐裂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7例隐裂综合征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其进行正中、侧方及前伸咬合记录,以隐裂综合征患牙作为观察组,患牙毗邻的健康牙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早接触、(牙合)干扰、(牙合)力中心位置等咬合特征,并按照牙体磨耗的Smith BGN分级标准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牙体磨耗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存在(牙合)干扰的牙数(20颗)高于对照组(6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R=5.67,x~2=8.45,P=0.003<0.05)。24例单个牙隐裂综合征患者牙尖交错位时(牙合)力中心位置较正常人群有偏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牙中,有侧方(牙合)干扰的隐裂综合征患牙存在牙体磨耗的比例高于无侧方(牙合)干扰患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P=0.029<0.05)。结论:隐裂综合征的发生与咬合异常有关,与牙体磨耗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