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覆盖暖棚对母羊发情影响的初步研究

来源 :首届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发展大会、第三届家禽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北方规模猪场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利用羊场现有条件,开展了覆盖暖棚对小尾寒羊发情影响的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母羊的生殖机能与日照、气温、湿度、饲料成分的变化以及其他外界因素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卵泡的发育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大。环境温度对羊的繁殖往往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生产中较为可行的温度范围为79C-1490。如果温度变化过大,会造成热应激或冷应激。冷应激往往通过影响机体的甲状腺、肾上腺的功能提高,而使生殖系统活动减弱或停止,表现不发情或不排卵。环境因素造成的不育,母羊的生殖器官通常正常,只是不表现发情,或者发情表现轻微;有时虽然有发情的外部表现,但不排卵。一旦环境改变或者母羊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生殖机能即可恢复正常。本试验羊为小尾寒羊,为常年发情羊,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整个试验期和不同月份的发情羊只数,均无显著差异,可能和覆盖暖棚后,对羊舍温度提升不大有关以及所用羊的品种有关。
其他文献
随着水产养殖业集约化迅猛发展,对水产动物细菌疾病的有效防控成为避免巨大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而随着抗生素及化学药物在水产养殖业的使用弊端日益凸显,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成为了世界性问题.本文对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重要抗生素替代品,包括益生菌、中草药、噬菌体、免疫糖类及其他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中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提供参考.
细小病毒能感染食肉动物并引发疾病.本文总结了自由放养或捕获的细小病毒的宿主,重点在于探讨野生食肉动物宿主参与的细小病毒进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鸭疫里默菌以及它引起的疾病,以及做好防控工作,本文从鸭疫里默菌的病原形态及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分子生物学以及疫苗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通过PCR方法扩增完整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随后将其克隆到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pFastBacTM HT B载体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Fast—ORF2,再将其转化至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发生转座反应,通过抗性蓝白斑筛选和PCR鉴定,获得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Cap,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
本文介绍了一鸡脂肪肝综合征病例的发病概况、临床症状、病例剖检、诊断与治疗。诊疗30d后进行电话回访,主诉更换饲料配方及添加上述添加剂后7d,鸡群死亡率明显下降,15d后该鸡群基本痊愈.无类似症状的病鸡出现。并分析造成该病发生的原因多而复杂,主要由营养、饲料、遗传、饲养密度、环境温度等引起。
本文提出实现奶牛场规模化、标准化,是河北省奶牛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进而从建设规模、奶牛场选址和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检疫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工作人员培训等方面将规模化、标准化牛牛场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以进一步提高奶牛业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研究反复冻融条件对鸡蛋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生鲜鸡蛋50枚,其中10枚当日进行测定,其中5枚用于测定常规鸡蛋品质指标,另5枚煮熟后用于测定熟鸡蛋的质构指标,作为试验组的对照组.其余随机分为4组,冻融条件为于-18℃冻2h后再于4℃融24h,如此算冻融一组,此后再放于-18℃冻2h后再于4℃融24h,此为冻融二组,冻融三组为反复冻融3次,冻融四组为反复冻融4次,每组随机抽取10枚,其中5枚用于测
这次调研的地域范围涵盖了河北省沧州市和山东省烟台市,详细了解两市蛋鸡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论证蛋鸡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畜禽养殖场净化技术、畜禽养殖全程零抗生素零化学药品投入技术等新兴课题的应用必要性和推广前景,找出一条提高鸡蛋品质与外界养殖环境和谐统一的高效、生态、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研究表明,从发展趋势来看,蛋鸡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多个示范养殖场长期的应用数据来
课题组前期已从绿色、天然、无有害残留的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显著缓解奶牛热应激的纯中药方剂-清热解暑散。探讨了中药方剂防治奶牛热应激的机制,以及奶牛血液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情况下,小鼠的GOT活性和GPT活性较阴性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因为热应激情况下肝脏受到一定损伤,进而导致血清酶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升高。应用中药清热解暑散后,各用药组小鼠的GO
绵羊的繁殖力受遗传、营养及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营养物质过量和不足对绵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绵羊高繁殖力的主要基因及营养和基因二者共同作用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综述,研究表明,基因与营养间的相互反应非常复杂,动物采食后,营养物质进人体内会进行不计其数的新陈代谢反应,其中也包括多种方式的基因反应,从而影响着基因的变异和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同时,由于动物基因本身的不同以及基因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