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淡食”食疗养生观研究

来源 :2016中国深圳世界中联药膳食疗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三个层次孙思邈食疗养生观中"淡食"养生观所蕴含的科学意义进行了解读,从新的角度探讨了"淡食"这一养生观念对现代养生研究的启示和价值,对孙思邈"淡食"养生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在中医饮食养生中,要注意饮食三餐要有规律,少吃零食,不能吃得过饱,要一心一意,饮食后至少半小时内应减少走马观花和思考。吃饭时应保持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才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健康有很大的意义,此外,饮食不可过速,食后应缓行数百步,并以此为修身养性之快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不再局限于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因而药膳保健食品已成为重要的消费品.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卫生和养生文化,是保健食品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物质来源,开发药膳保健食品也是促进中国中医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效方式之一.
本文讲述了中医药膳的概念和在中国现存的国情下发展药膳食疗产业的必要性和关于发展中医药膳食疗产业的措施,应加强基础研究,深化药膳理论,提倡学科分化,培养专门人才,建立科学的符合国情的中医药膳产业管理体系,与其他中医养生产业相互合作。
近年来,药膳养生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为了更好的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药膳同源"的思想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笔者根据中医药性与五行分类对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101种药食同源品种进行分类.
本文分析了中医药膳与中医食疗的差异,“药膳”是在“食治”、“食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膳食。中医药膳与食疗的应用都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均是中医药学与中国烹饪相结合的产物。从现代概念上说,“食疗”涵概的范围更广,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单纯利用食物治疗疾病;另一方面是利用药食相合治疗疾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即医生在用药的同时,对患者所进食的食物给予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药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改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加大,人们对药膳保健行业的需求增大.尤其是近年来生活压力的增大,亚健康人越来越多以及中国慢性病人越来越多,药膳保健食品行业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生产线角度入手,在生产主体(企业)、产品、消费上发现中国药膳保健行业存在的不足,当前药膳保健食品大多价高,其主要的消费人群仍然为少数人.
本文阐述了对药膳食品的市场现状调查与分析,针对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主要追求的养生目标,主打产品的养生保健功效,开发出口感适宜的以五谷杂粮为基础的药膳养生食品,将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成品设计上做到加工方便、食用简单、品种多样化以及适中的价格,则使之能多渠道的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与普及,并有利于培养消费者的固定消费习惯,从而进一步保证食品养生的功效。
发源于中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中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
本文阐述了中医药膳保健食品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应加速技术法规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符合国情的中医药膳标准化管理体制,加强药膳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药膳保健食品标准的质量,开展市场研究.开发药膳产品。
百姓对中医药膳食疗的认识程度目前还参差不齐,老年人群的健康意识以及对中医药膳食疗的认可度虽然较高,但消费观念相对落后,社交范围及消费能力有限;而中青年人消费观念相对强,社交范围及消费能力也较强,但工作生活压力大,容易忽视健康和养生,对中医药膳食疗的认可度较低.部分百姓还存在健康保健意识不足,对中医药膳食疗只是停留在欣赏和品尝阶段.因此,做好中医药膳食疗宣传教育及其推广工作意义重大,可通过传统和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