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性诱剂诱芯筛选及持效期的试验研究

来源 :第三十三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会暨农药械交易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5年来,广东省南雄市水稻钻蛀性螟虫主要是二化螟为害,一般年份减产2%~5%,严重时减产3成以上,二化螟在本区一年有4代,第一、三代造成早、晚稻枯心,第二、四代造成早、晚稻白穗.长期以来,二化螟的防治以化学药剂为主,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加上滥用农药、乱用农药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抗性上升、防效下降,而且导致农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出现.利用性诱剂防治二化螟,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该技术具有专一性、不诱杀非标靶害虫的特点,是防治水稻抗性害虫的一种手段.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防治二化螟的诱芯以及明确其持效期,2016-2017年我们在早、晚稻上进行了田间试验.
其他文献
水稻绿色防控是指以"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为宗旨,通过准确测报达到精准防治,使用高效农药减少用药次数,并辅以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从而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目标.从2010年起,浦东新区不断探索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实践.在保证稳产的前提下实现了减少用药次数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为今后在全区更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实践经验.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是植保工作发展新方向,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和重要手段,也是植保部门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防灾减灾、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运城市注重集成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配套技术体系,优化绿色防控技术,着力促进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占到防治总面积的25%以上,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
根据黑龙江省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三减"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方正县按照全省"三减"工作安排,2017年共落实"三减"万亩示范田10个。通过在示范区开展减少化学农药、减少除草剂施用量工作,促进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减少了病虫害的防治次数和农药的污染,示范田的化学农药、除草剂施用量各减少10%以上。通过实施农业“三减”项目,不但实现了减少化学农药的投人,增加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目标,而且通过减少化
瑞昌市是长江入赣门户,主要种植水稻、油菜、蔬菜、茶叶、山药、水果等作物.近年来,瑞昌市在上级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构建"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多元主体、专业服务"推广机制,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使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控害减灾增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学防治这一简单易行、快速高效的防治手段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然被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品种、新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气候因素的变化,使病虫草害的发生更为复杂,防治难度增加,导致农药的过量使用和施用方法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新形势下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在有效控制农业生物灾害
按照《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唐山市按照"替、控、精、统"的技术路径,积极探索与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经过两年的努力,建立农企对接、全程防控的模式,开展减量控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太原市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牢固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控制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危害为重点,以"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为抓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广大农民科学用药水平,2016年实现了农作物病虫草鼠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的目标,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超过30%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和多种病虫的发生为害,呈现出病虫发生期早,发生面积大,为害重,迁飞性害虫迁入量大的特点.文山州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近80万hm2,病虫草鼠害年均发生约114万公顷次,常年防治面积约155万公顷次,在大面积的病虫草鼠害防治中,化学农药防治是主要的应对措施,化学农药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93%.过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有关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信阳市农药减施增效、减量控害,确保信阳市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信阳市各级植保部门积极行动,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隅,水稻是该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2万hm2.近年来,二化螟发生面积逐年增大,为害程度也逐步加重,已成为威胁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是病虫害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随着栽培制度的改变,越冬代蛾历期拉得很长,各代蛾之间也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观测灯数据),给预测预报和化学药剂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往往因为防治不适时而导致防效不佳.为探索二化螟有效防治途径,进行了二化螟性信息素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