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肾病与抗心磷脂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关系的探讨

来源 :21世纪首届中日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gan1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关系。研究方法:取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及正常人血清,用免疫酶标及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其TNF-α及ACA的血清含量与正常人血清对照,进行组间t检验。研究结果: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较高于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TNF-α分别(245±66)f mol/L和(39.97±9.37)f mol/L(P<0.001),而ACA测定阳性率分别为65.9%和7.9%,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较正常人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增高.试验结果也证实,Ⅱ-型糖尿病患者的AC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可能与ACA促使血小板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目的:观察骨盆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骨盆训练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优良率93.3%,骨盆训练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研究结论:骨盆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
Bobath方法是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研究出来治疗小儿脑瘫和成人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方法,并经过了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本文主要就应用Bobath方法治疗偏瘫临床体会进行了论述.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早期PT(运动疗法)介入对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分别采用PT结合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论:早期PT介入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偏瘫的病残程度。
本文研究目的:观察徒手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研究方法:对40例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上田敏分级和Brunnsrom脑卒中恢复级(BRSS),对训练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对ADL采用MBI评分。康复治疗以Bobath疗法为主,部分利用Rood及Brunnstrom等易化技术,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徒手运动训练。研究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开展康复训练,较以往单纯药物治疗,残障程度明显降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脑瘫(CP)婴儿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研究方法:选择3-12个月的脑瘫婴儿46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个体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进行评定。研究结果:总有效率100%,显效率10.87%(5例),康复治疗时间2-3个月组8例,>3个月组17例,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的平均值分别提高(3.93±1.82)分、(6.70±3.04)分,仅康复治疗时间>3个月组治疗后ADL明
脑卒中康复治疗是指运用康复医学的理论和知识,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的以改善功能障碍,发挥残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一整套治疗.由于系统方法的应用,康复治疗已不再是临床的后续治疗范畴,康复已渗透到临床领域,并与临床医学融为一体,贯穿于整个医疗体系之中.本文就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系统方法分析进行了论述.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脑卒中的家庭康复治疗方法及意义。研究方法:通过提供社区指导性的家庭康复治疗,观察疗效。研究结果:家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均有效,且开始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研究结论:家庭康复治疗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论述了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脑卒中上肢瘫痪中的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地治疗肩关节半脱位、上肢肌张力增高或痉挛、伸腕困难等,其疗效与患者的选择、仪器的选用及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目前,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发展趋势是肌电生物反馈进一步与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并应用于各种功能性神经假体系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的发病率可达35%,其中10%为膝关节受累,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关节软骨的进行性缺失、软骨下骨的坏死,及由此而引起的软骨与骨的修复反应.本文主要就PT康复训练股四头肌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本文利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于成年和幼年兔体内手术取材,获得膀胱上皮组织,建立动物膀胱上皮细胞培养的方法,为将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