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间示踪监测系列技术

来源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li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示踪剂在油田应用中的发展历史,井间示踪的方法、原理及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的监测方法原理,总结了近几年来辽河油田示踪剂发展形成的系列技术,并列举了部分典型的示踪剂应用实例,阐述了井间示踪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实践证明,井间示踪技术可以监测注入流体(水、汽、气)在地下的运动状况及参数,包括推进速度、方向、高渗透层参数(孔、渗、饱及厚度)、压力场分布、波及参数(面积、体积、系数)、断层的密封性是否存在、裂缝状况及油层的非均质性参数等.同时,通过井间示踪,可以监测当前的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利用井间示踪监测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更好地对油田、区块、井组开展调整,采取工艺措施,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服务;井间示踪剂技术是油田开发的配套技术之一.
其他文献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已成为中高含水阶段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办法。马岭油田中一区等区块为侏罗系河流相薄层多层油藏。2004年以来,通过研究30多年的开发特征,结合各种剩余油测试、试井资料分析,对马岭油田中一区等区块进行了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用油藏数值模拟(ECLIPSE)等方法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调整挖潜,取得明显的开发效果,增加地质储量100×104t,可采储量55×104t,提高采收率0.4%
合并重组以来,在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公司长远发展目标,坚持资本性投入与装置优化相结合、自主开发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大力实施技术进步战略,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改革,着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走上了内涵式发展的良性轨道.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荣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荣获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
中国石油华东润滑油厂是润滑油公司组建后兴建的第一个新型的润滑油调合厂,是目前国内调合手段和技术最先进的润滑油生产基地.华东润滑油厂的建成投产实现了公司基础油资源统一配置、优势互补和生产能力、仓储能力向市场前移的经营战略.其产品覆盖华东、中南地区,同时该厂也是润滑油公司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通道.本文内容包括:采用先进调合系统,提高昆仑产品质量;采用脉冲调合搅拌技术,提高一次调合合格率和工作效率;采用
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是股份公司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要求,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我公司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我公司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探索延长装置运行周期的途径,致力于向设备管理要效益.在强化专业管理、推广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都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向预知维修迈进,设备故障率逐年降低,延长了有效生产时间,在大部分装置突破原设计8000小时运行周期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三年
锦州石化分公司近年来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企业面临的节能降耗、新水短缺、减少排污等问题也日趋提升到日程上来,公司内的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场多年来一直运行平稳,达标排放合格率98%以上,目前实际运行水量为400t/h左右,另外,公司内排放的清净废水为200t/h左右,以上两种达标排放的污水水质水量稳定,具有较好的再利用前景.针对以上现状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公司于2003年建成该套500t/h的污水回用
锦州石化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1988年由北京设计院设计,设计两炉四塔能力为100万吨/年,2002年新建一炉两塔(100万吨),到2003年9月,焦炭塔和加热炉加工能力增加到200万吨/年,分馏系统加工能力增加到150万吨/年.2005年6月投用了热渣油罐区,加工能力扩改到200万吨/年水平.该装置以减压渣油(部分催化油浆、常减压渣油)为原料,生产焦化富气、汽油、柴油、蜡油和石油焦.本文介绍焦化装置
润滑油基础油加工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直到20世纪30年代,为改善润滑油性质,溶剂精制技术开始出现并取代了石油蒸馏.在70年代和80年代,加氢处理技术,特别是加氢裂化,成为生产GROUPⅡ基础油的主流技术.而随着催化脱蜡技术的深入和对日益提高的基础油性能要求,加氢异构技术逐渐被发展起来,CLG公司在1993年第一次将此技术与催化脱蜡和加氢精制组合起来并投入了商业应用,通过对蜡和其它带有蜡侧链分
众所周知,目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清洁生产是实现工业可持续的重要手段,也是消除和避免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环境保护,子孙后代能否受益的重要前提条件.作为既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又是污染物产生大户的化肥企业,应该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角度,充分认识到企业在环境保护中应负的社会责任.正是基于这些,宁夏石化分公司历年来,以装
180万吨/年ARGG装置于1999年10月建成投产,由北京设计院设计,采用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ARGG工艺.装置反再系统高低并列布置,设计采用重油转化和抗金属能力强,选择性好的RAG系列催化剂,以常压渣油等重质油为原料,生产富含丙烯、异丁烯、异丁烷的液化气,并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本文总结 180万吨/年ARGG装置多产液化气方案阶段运行生产情况。
本文简介第一代FCC汽油加氢改质催化剂及工艺技术,FCC汽油加氢改质第一代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在10万吨/年加氢装置上进行了工业试验,可使FCC汽油烯烃由45%(v)以上降至<35%(v),RON保持不变,汽油收率99%以上,原料含硫150ppm以下时,脱硫率80%以上.正在开发的第二代催化剂,烯烃可降至<2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