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环境状况及对策

来源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5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环境也逐渐被人类行为所损害,这对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阻碍.本文对水环境的定义、我国水环境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改善水环境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强节水措施的采取,加强对水资源利用的总体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修复工程的推进。
其他文献
基于天然沸石的结构及其组成成分,阐述了天然沸石脱氮性能、改性方法及其改性沸石脱氮性能、再生方法及其再生沸石脱氮性能,综合对比分析了天然沸石、改性沸石和再生沸石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天然沸石进行生物再生并循环利用,不仅节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又能在脱氮的同时去除其他污染物,而且可长期使用,是一种处理微污染水体的新方法,从而为解决水环境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处理含酚废水是环境保护及酚类污染物综合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邻苯二氨(CAT)为模型污染物,利用Fe3O4磁性纳米粒子(Fe3O4MNPs)的类酶催化作用,催化H2O2氧化降解CAT,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Fe3O4MNPs、H2O2和CAT的浓度分别为0.27mg/ml、33mM、0.2mM时,室温(25℃)、pH3.5条件下反应45minn后,CAT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Fe3O
有色金属选冶、新材料研发基地,一般进行选矿、冶金工艺试验研究及分析检测、新材料制备的试验研究,是有色金属行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平台,其生产废水成分复杂,含有机药剂、重金属及润滑油.需分质处理后循环回用。本文提出试验研究基地废水治理方案设计,与国内外相关环保专家进行优化探讨。以破解制约有色金属选冶企业发展的难题,促进我国有色金属选冶企业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健康发展。
矿化垃圾填料磷吸附实验结果可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拟,计算所得饱和吸附量为2914mg/kg-1。矿化垃圾磷的饱和吸附量和速率均为黏土的3倍多,解析率仅约为30%。硝化培养实验前24h内,矿化垃圾中氨氮的浓度从129mg氮kg-1下降到83.0mg氮kg-1;硝酸盐氮含量相应地从137mg氮kg-1上升到170mg氮kg-1。而同期内黏土中氨氮的浓度下降和硝酸盐氮含量的上升幅度分别为矿化
采用铁碳内电解工艺对山核桃加工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铁屑和活性炭体积比为1:1时,考察pH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废水CODCr和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铁碳内电解对废水可生化性及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3、HRT为1.5h时,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77%和97.6%;废水经铁碳内电解处理后,大部分污染物质结构发生改变,BOD5/CODCr比值由0.14上升到0.31,可生化性
为了提高白腐真菌在处理重金属废水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探究其对重金属的胞外吸附和积极防御作用机制。在本研究中,通过摇瓶培养试验,发现了白腐真菌在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过程中,能够通过分泌胞外聚合物(EPS),对重金属离子进行络合,在菌体表面,胞外生物合成呈规则球状的蛋白质-Pb颗粒物,并且胞外聚合物(EPS)对颗粒形态存在显著的影响,高浓度铅对生物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为改善拜耳赤泥对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效果,选用焙烧改性和盐水焙烧联合改性两种方法对其改性处理。通过淋滤实验发现,改性后拜耳赤泥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原赤泥与改性赤泥的淋滤出水pH、碱度特征差异明显。与原赤泥相比,两种改性拜耳赤泥更能有效提高酸性废水的pH,使它们对Mn2+、Zn2+、Cd2+、Co2+、Ni2+’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得到提高。另外,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焙烧改性拜耳赤泥的去污能力逐渐减
本文采用微波辐照-CaO催化组合工艺,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的方法探讨了此方法的最优工艺条件,并对COD及氨氮去除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CaO组合工艺对渗滤液中COD及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进一步考察不同因素对微波-CaO组合工艺去除COD和氨氮的影响,确定出其最佳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800W、CaO用量10g/L、辐照时间为4min,此时渗滤液COD和氨氮
近年来,生态浮床技术在自然水体污染物治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生态浮床在自然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方面表现突出.作为由“曝气单元(微孔曝气系统)+微生物处理单元(组合填料)+水生植物单元(生态浮床)”组成的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试验平台,微生物处理单元(填料系统)是影响试验平台对污水中氮元素去除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污水的处理的静态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填料类型情况下微曝气强化生
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社会经济、人类、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湖泊水体中水生生物特征进行研究,将多种生物指数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构建了一整套反映湖泊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定湖泊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从而为湖泊水体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指出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湖泊水体环境质量综合整治以及恢复活动开展频繁,健康的